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电脑版
飞卡阅读 头条 福州 原创 专题 图解 H5 福建 天下 台海 海峡纵横电子竞价平台 福州人才 金融 福州都市圈 区县
  
  
  

闽南石材小镇的“海丝”合作新故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019-04-23 10:55:41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福州4月23日电 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闽南石材小镇的“海丝”合作新故事

  新华社记者张逸之、黄鹏飞、邰晓安

  走进位于闽南的南安市水头镇,沿途可见石材加工厂错落左右,一批批形状各异、色泽奇美的石材陈列其中。厂房内外,不时可见外宾客商穿梭往来,成为这座石材小镇的独特风景。

  水头镇位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福建泉州南部。改革开放以来,这里逐渐发展成为汇聚全球石材的加工和贸易基地——来自法国的莱姆石在这里被制作成欧式壁炉,采自土耳其矿山的大理石被加工成罗马柱,伊朗出产的白水晶和粉水晶被镶嵌在卫浴空间里,东西方石材原料及工艺在这个小镇中得到了融合。

  “自汉代以来,泉州就与阿富汗、印尼、斯里兰卡等地有着宝石贸易,东西方石文化的交流历史悠久。”泉州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林少川介绍,如今水头镇石材产业的繁荣,既得益于国际贸易的不断便利,更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中国对外开放进程加快,部分水头商人开始尝试从国外进口石材。人们远赴印度、土耳其、伊朗、希腊开采矿石,通过海上航运送回国内加工,再将各种石材制品销往国内和国际市场。“买世界,卖世界”渐渐成了水头石材商人的响亮口号。

  毕业于厦门大学的刘良彼时正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受创业热潮启发,他也投身国际石材贸易和加工业。从早期到印度代理石材贸易生意,到后来只身赴土耳其、西班牙寻访矿山,再到意大利学习产业模式,探索融入中国传统玉石加工工艺,刘良的足迹遍及“一带一路”地区。

  如今,刘良建立的英良集团成了国内外知名石材企业,已和3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进出口合作。他说:“以前我们进口国外的矿石,学习国外厂商的技术,如今我们也成了别人学习的标杆,这都离不开包容开放的心态和持续拼搏的精神。”

  “中国如今已是最大的大理石市场。”在2018年举行的“南安石博会”上,来自土耳其的石材商人阿德南介绍说,自己的矿石开采公司名为“Silk Road(丝绸之路)”,正是希望“一带一路”上的石材贸易合作能够越来越好。

  据统计,水头镇所在的南安市现有石材企业1300多家,行业年产值逾512亿元,石材加工产量及进出口额约占全国的60%,贸易范围覆盖俄罗斯、土耳其、意大利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一带一路”上最大的石材加工、出口基地之一。

  “未来,我们不仅要做全球石材加工和贸易的基地,还要做世界级的石材文化博物馆。”在“英良5号”仓库里,刘良向记者介绍自己收藏的各国奇异化石、外星陨石和水晶宝石。他吐露心愿说,将在水头建立一个全新的石材博物馆,不仅记录世界石材文化发展脉络,也将讲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石文化交流的故事。

【责任编辑:伊宁倩】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