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法治政府建设提速 这些举措提升市民体验
法治社会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为进一步提升政府自身法治意识和行为规范化水平,市政府于近日出台《泉州市“法治政府建设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立足依法服务“强基促稳”、项目攻坚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着眼于促进民生热点问题解决,确定通过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理念和水平,创造良好营商环境。
推动法律服务“五在场” 让百姓有感
法治政府建设,要让老百姓有感。
《方案》确定,今年泉州将在燃气设施安全管理、电动自行车管理、地下管线建设、餐饮业污染防治等方面加快立法工作,力争出台两部以上政府规章。立法规章的选材,将问计于民。通过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广泛征求民众立法建议,选取噪音异味扰民、养犬管理、露天烧烤、停车场管理、移风易俗等民众利益关切点,建立立法项目库。
当前,泉州已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方案》明确,今年将围绕市委“强基促稳”,全力提升“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服务实效,推动法律服务“五在场”,即做到:重大纠纷调解在场、重大村务决策在场、重要村规民约修改审核在场、重大事项法律咨询解答在场、重要节点普法宣传在场。
推进法务保障“六个有” 让决策有遵循
法治政府建设,要让政府部门工作有遵循。
《方案》确定,围绕服务项目攻坚,泉州将推进法务保障“六个有”。即,在“项目攻坚2019”、“城市建设提速年”、高铁高速和城乡重要通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等决策部署中,对城市片区建设、项目安征迁、治理“两违”等重点工作,切实做到“六个有”:有法务人员深度参与,有对法务风险点进行评估,有对安征迁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有对执法和征收文书进行法律把关,有严格按法定程序规范操作流程,有对重点项目涉及的民事纠纷及时进行调解。
制定执法路线图 让执法更公开
根据《方案》,泉州将启动年度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试点选取露天烧烤管理、电动自行车管理、燃气设施管理等立法或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依法定程序举行听证,形成典型案例。制定行政执法路线图,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制定完善行政执法规范化操作指引。同时,鼓励行政执法主体开展教科书式执法微视频发布等行政执法规范化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在食品安全方面,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泉州将出台相应的实施意见,推进食品安全“一品一码”追溯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全面加强学校及周边、供校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校外托管机构的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并重拳整治药品零售企业不按规定销售处方药和执业药师“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
为有效普及新法律新政策,《方案》明确,今后将依托市行政服务中心宣讲平台开展“新法面对面”“ 政策面对面”活动,在“泉州政务”公众号上设立法治微课堂,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新法新政策解读宣传活动。
探索“三所”共建机制 让行政调解更有效
根据《方案》,泉州将完善行政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广泉港区设立“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和行政争议调解工作跨区域协作等做法,探索建立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所”结对共建机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行政争议调处新模式。
设置提示制度 让督察有力度
法治政府建设,要让督察有“牙齿”。
《方案》明确,对于各职能部门的法治建设任务落实情况,将采取“先礼后兵”的方式,即设置提示制度,督促相关部门落实,但这并不意味着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和风细雨”,对被提示两次以上仍然未落实到位的,将启动绩效追责程序。
市司法局将完善全市行政执法、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统计制度,梳理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每季度定期发布部门学法计划指导建议,强化政府公务人员法治思维和法治观念。《方案》同时指出,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加强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发挥“头雁效应”,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
(记者 陈淑华 通讯员 苏秋香)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