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顺昌林业高质量发展路:储“材”兴林 生“财”有道
顺昌岚下国有林场在林下培育的闽楠等名贵苗木。 钟兆全摄
东南网4月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薛东 赵锦飞 谢艳荔 通讯员 吴启荣/文 钟兆全 摄)春日,闽北顺昌春烟带雨,草木蔓发。
岚下乡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林地21.7万亩。在这个偏远山乡,钱墩村却有处374亩的国有林子名声在外,这个林子怎么看都有点特别:不是闽北随处可见的纯杉木林,23年树龄的杉木林与8年树龄的闽楠俯仰生姿,地上刚满两年的杜鹃花含苞待放,三个层次一目了然,林地疏朗通透,可观可赏。
“这片林子每亩杉木32株,闽楠80株,杜鹃苗200株,将培育杉木与闽楠永久性高价值人工样板林。”岚下国有林场场长李贵喜说。从单层林到复层异龄林,从单一林到针阔混交林,钱墩村示范片正是顺昌林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世界杉木看中国,中国杉木看顺昌。”作为全国唯一的杉木之乡,近日记者来到顺昌,探访林业发展三破难题的高质量发展好故事。
破解“有林无材”的难题
——质量优先,以集约经营提升森林质量
顺昌林地面积249万多亩,人工杉木林100万亩,集体或个人所有林地190万亩,占比近八成。在两成多的国有林场中,“老大”当属顺昌县国有林场,面积为39.6万亩。
因林而兴,顺昌杉木林亩均蓄积量达16至19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在上世纪建设时期,顺昌作为全国杉木核心产区。“当时,年采伐量达60万立方米,还出现特有的建西林区森林铁路,木头源源不断通过火车送到了全国各地。”顺昌县国有林场场长赵刚源对此记忆犹新。
很快,这种竭泽而渔的用材方式难以为继。“大批林木砍光,森林质量一落千丈,有林无材,大径材杉木基本没有,林地生产力迅速下降。”赵刚源说,曾经风光无限的林场竟然举步维艰,一年零一个月发不出工资。痛定思痛,这条“大砍大造”的老路注定走不远。
顺昌的“痛”也是全国许多林业县的痛点。据统计,我国木材年缺口达2.5亿立方米,供需矛盾突出,特别是优质木材供给能力不足。从2003年开始,顺昌率先探索一条林业发展新路子。
“质量,成为新路子的关键词,不能只盯着数量。”赵刚源说,传统林业经营模式只算眼前账,因阔叶树长得慢,为了追求最大产量,因此栽种清一色杉木,单一、单层林遍地开花;而且,26年一次主伐,不管什么树种全部砍光,等到开春时再来个炼山造林。这样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只有小口径木材、一般用材,而且生态环境不复当年,2010年的大洪水敲响了警钟。
良法,已经刻不容缓。从经营模式上改变,顺昌开始采用“采伐时保留阔叶树+不炼山耙带整地造地”等模式,变单层林为复层异龄林,改单一针叶林为针阔混交林,将一次性主伐变为择伐。如此,以“树种珍贵化、木材大径化、结构复层异龄化”的近自然经营模式,作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必由之路。
岚下国有林场钱墩工区林子就是循着这条路。这片1996年营造的纯杉木林原来每亩218株,经过三次间伐,砍小留大、砍弯留直,保留32株,平均胸径26.1厘米,亩蓄积量为13.12立方米。“这片林子每年每亩生产量1.24立方米,超过杉木速生丰产林25%。”岚下国有林场场长李贵喜说,2014年林下套种了阔叶树闽楠,2017年套种杜鹃,形成了多树种、多层次的人工林生态系统。
李贵喜仔细算了一笔账,与原来纯杉木林的经营方式相比,至2047年,按传统方式,一轮每亩总收入4.1万元,但按新模式,这一数字猛增到16.7万元,是原来的4倍。“林农纯杉木林一般保留八九十棵一亩,新林虽然出材量绝对数少了,但出材量高出25%,价格不同,而且套种像楠木、红豆杉这样的阔叶树,年限越长价值倍增,杜鹃等林下经济三五年就可见效益,实现以短养长。”李贵喜说,“更重要的是生态效益,最大程度恢复森林原生态,这是一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的长远账。”
在路墩工区示范片,混交比例为4闽楠4杉木2无患子,阔叶树比例达六成。10多年来,林场以集约经营模式慢慢改造现有林,混交林面积12.5万亩,阔叶树比例为两到四成。2011年,这一做法在南平市推广,次年在全省推广。当然,新模式下每亩造林成本多了两三百元,资金流大、周期长,如何将这场森林质量提升战役进行到底,对全县近八
成的集体或个体林农来说,投入是挥之不去的现实问题,这是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