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林:退而不休,康复事业是我一辈子的事情
福州新闻网3月26日讯(记者 邱陵)“你的手指还不够灵活,接下来要针对性地进行抓握训练。”26日,福建华侨(地质)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宋林正给一位年近八旬的患者陈女士做指导。“她去年患上脑溢血,术后半身不遂,坐不住,而且吞咽困难,经过3个月康复训练,拄着拐杖可以缓慢行走,吞咽功能也基本恢复。”陈女士家人说,进康复医院时,家人都没报太大希望,没想到老人家恢复效果这么好,简直不敢相信。
26日,记者走进福建华侨(地质)医院六楼的康复医学科,只见康复功能评定室、物理治疗(PT)室、作业治疗(OT)室、语言吞咽治疗(ST)室、物理因子治疗室、按摩室、针灸室等功能用房配备齐全,不仅有声光电磁热治疗仪、减重步行天轨、经颅磁刺激等康复医疗设备,还引进了放散式冲击波、肌骨超声、表面肌电、臭氧注射等高科技设备,提升诊断、治疗、评估的精准度。
宋林是福建省著名康复专家,在国家级、省级康复医学会担任重要职务,曾任福州市第二医院康复科主任,2018年刚刚退休,闲不住的他被返聘至福建华侨(地质)医院,牵头组建该院康复医学科。中医内科出身的宋林,2000年负责筹建福州市第二医院康复科,2001年正式对外接诊,是福州市第一批将康复科引入综合性三甲医院的知名专家,床位数从22张起步,发展至80张,见证了康复医学在福州的逐步普及。
“康复医疗是提高市民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宋林说,“过去人们得病,只要能保住命活下来就好了,现在我们还要帮助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真正高质量地去生活!”
记者在该院治疗室、训练室看到,患者在专业康复医师的指导下,借助仪器设备认真地进行康复训练。他们虽然在动作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迟缓,但各个都显得信心满满,对身体康复充满希望,努力地融入社会。
宋林告诉记者,作为一家二级医院,福建华侨(地质)医院康复医学科医疗面积近1000平方米,设有床位40张,对康复患者采取的是一对一的康复功能训练和指导,将中医传统疗法和现代康复技术相结合,也是该院中西医结合一级临床学科。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康复科就是一字排开的治疗床,技师做做理疗、按摩,仅此而已。事实上,这只是康复治疗的一种手段。据宋林介绍,康复治疗面向三类患者,一类是神经类损伤的病患,如中风或脑外伤后偏瘫、外伤性截瘫、小儿脑瘫、面瘫、运动神经元性疾病,帕金森病,痴呆,神经损伤所导致的功能障碍等;第二类是肌肉、骨骼疾病的病患,如骨折术后,关节置换术后肢体功能障碍,手外伤及断肢再植术后功能障碍,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所导致的功能障碍等;第三类是疼痛康复,如急慢性软组织损伤,肌筋膜炎,肌肉、肌腱、韧带损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网球肘、腰腿痛等;还有脊椎损伤的病患。
目前,康复科开展的治疗手段是比较多的,比如运动治疗,可帮助运动障碍患者恢复已丧失或减弱的运动功能,并预防和治疗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物理治疗,利用声光电磁热等物理效应,起消除炎症、缓解疼痛的作用;作业治疗,对日常活动(如职业劳作、文体活动)减弱的功能,有针对性提高其技巧,使患者能真正回到社会。除此之外,言语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也是康复科的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在康复治疗前,康复医师还会根据评估的结果给予患者健康指导,它不仅包括一份详尽“康复处方”,也包括更细节的指导,比如如何防伤,如何根据呼吸、脉搏等评估自己的运动是否合适等。关于患者恢复效果,宋林提醒,越早介入训练,效果越好,一般来说术后至术后半年是康复介入的黄金时间,超过这个时间则有可能事倍功半。
长久以来,多数城市都存在大医院过度集中,而从事康复、护理和安宁疗护的机构却严重不足的问题。宋林建议,为缩短大医院平均住院日、提高床位使用率、缓解住院难、合理分流康复患者,政府有必要积极探索发展康复医疗体系。“要建立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立二、三级康复医院,同时还要加强社区康复医疗能力建设,从这三个层面打造上下联动、相互配合的康复医疗服务网络。”
其实,人一辈子都会因为各种大大小小的意外或病痛,而丧失某些生活能力,同时也不断地通过大大小小的努力去复原这些能力。这些努力,有时我们自己就可完成,有时候则需要借助他人、专业人士的辅助。“病人的康复,是生命最后的堡垒,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把康复事业当成了一辈子的事情。”宋林说,作为医生,让患者存活下来,这个目标太低了,而他做的事情,是让患者活得更有尊严,看到患者提高了生存质量,延长了寿命,他就由衷地感到欣慰,觉得付出多少都值得。
【个人名片】
宋林,原福州市第二医院康复科主任,现为福建华侨(地质)医院康复科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理事、运动疗法专委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理事、骨骼肌肉专委会常委,福建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顾问,福建省康复医学会常委、中西结合专委会主任委员。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