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开展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项目 去年免费筛查6325名
新闻发布会现场
福州新闻网3月5日讯(记者 包书平 文/图)5日上午,福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福州市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项目开展情况及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情况。福州市在传统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和疾病筛查的基础上,于2018年起实施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免费筛查项目工作,起到良好的效果。
聋病是影响人类健康和造成残疾的常见原因,同时也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早发现、早干预”对于控制新增聋儿数量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显示,许多耳聋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因此遗传性耳聋的基因学诊断很有价值。通过耳聋基因筛查,能够提前发现新生儿是否先天性、迟发性或药物性耳聋高危个体,并可针对性进行健康干预,避免、延缓耳聋发生。
据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免费筛查项目贯彻推进 “早发现”理念,由市政府投入经费,运用基因芯片检测技术,计划为3万例符合条件的新生儿进行免费耳聋基因筛查。衔接实施“早干预”措施,对耳聋基因筛查结果阳性的新生儿,后续还将提供一次免费耳聋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服务,同时市县两级妇幼保健院将建立健康咨询档案并随访跟踪,对耳聋高危新生儿家属针对性的进行健康干预。
项目实施一年来,起到了良好的效果。2018年全市累计为6325名新生儿进行了免费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市级财政投入资金总计201万余元。筛查中共发现223名耳聋基因携带者,耳聋基因总携带率3.35%,筛查结果为阳性的124人前往指定医院进行了免费遗传咨询,并建立健康档案进行跟踪随访。确诊的遗传性耳聋患者及耳聋基因携带者,为预防和减少耳聋残疾发生提供明确指导,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福州市围绕“大健康”理念,全省首创的开展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项目,探索建立起了更加高效的新生儿听力及基因联合筛查模式,是对现行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的补充,也对完善和加强出生缺陷防控体系起到了一定作用。
据福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福州市有听力残疾人8955人,其中0-6岁听力残疾儿童108人。我市辖区内现有福建省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台江区叮咚康复中心、台江区福声听力言语康复中心3家备案的听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服务机构,主要接收学龄前听力残疾儿童;各县(市)区都设有康复辅具适配站或定点服务机构;有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附属第一医院3家承担人工耳蜗救助的对象筛查、植入手术、开机调试任务的医院。
我市对0-6岁聋儿康复救助补助,每人每年1.8万元,补助资金直接给在康复机构进行训练的聋儿家庭;适配听力辅具时,单耳最高补贴金额为3000元/人,双耳最高补贴金额为6000元/人;人工耳蜗救助提供基本型人工耳蜗1台,符合手术标准,其手术费(含术前专项检查费用)每人最高限额2万元标准给予补助。
“十二五”至今,我市通过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救助的聋儿有677人,其中听力言语康复训练487人、植入人工耳蜗85人、适配助听器105人。在免费植入人工耳蜗并进行术后语言康复训练后,康复效果显著,大部分进入普通小学(幼儿园)就读。
从2015年开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补助进入常态化、制度化、全覆盖,使聋儿都能得到基本康复服务。为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得到有效落实,福州市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残疾人康复服务业,实行公办、民办相结合,巩固发展我市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机构,满足聋儿的康复服务需求。康复机构、辅具验配机构、定点医院等逐步建立聋儿康复事业可持续发展机制,为聋儿接受基本康复服务提供制度化保障。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