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别开生面的集体祝寿会
福州日报记者 蒋雅琛
没有鞭炮的火药味,没有大操大办的流水宴席。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集体祝寿会在连江县凤城镇举办,主角是70岁~100岁的165位老人。
活动现场,老寿星们与连江县文联艺术工作者一起写春联、剪纸、作画,虽然简单,却也别有一番风景。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共同接受晚辈们祝福的同时,捐出寿礼钱。从1990年起,凤城镇就开始每年为辖区老人们举办集体祝寿会,至今已走过29个年头,共为5000多人次送去祝福。
“以前,家里困难,过生日就是一碗面、两个蛋;后来日子好了,可子女又不在身边;再后来人老了,连自己生日也忘了。现在啥都不缺,就是缺温暖。”今年77岁的陈乃鸿是东北街社区离退休第三党支部书记,他说出了现场不少老人的心声。
7年前,他作为寿星,参加了集体祝寿会;7年后,他接过了“接力棒”,与孙祖熙、熊华、欧时高等几位老人,帮忙组织这次活动。
收集名单,入户摸底,邀请老人,为腿脚不便的老人送蛋糕,他们一忙就是20多天。
“这个活动好啊,我们得传递下去。” 孙祖熙说,以前,老人祝寿伴随着“三件套”——办酒席、收寿金、放鞭炮,讲究排场和热闹。
“现在不铺张浪费了,就想和家人吃一顿简简单单的饭。” 80岁的熊华是名党员,参加了今年的集体祝寿会。
熊华说,“党和政府都为我祝寿了,哪有什么‘排场’比这大。165位寿星一起过生日,又有什么比这个还热闹呢。”
“党员就要带个好头!平时,我们在重阳节、端午节等节日,都会跟群众倡导祝寿从简办。”熊华说,自从集体祝寿后,百凤社区有不少老人回家都不办寿宴了。
闲不住的老志愿者孙祖熙还参加了志愿者服务队,为群众义写春联,进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宣传。林大竹是东北街社区的一名党员。前年,他的九旬母亲过世,按以往的习俗应该大办丧礼,但他坚持不收礼、不收花圈、不放鞭炮,带了个好头。
近年来,凤城镇坚持“做加法”——敬老爱老+移风易俗:与全镇14个村居书记签订了责任书,制定了严格奖惩标准,把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对村居的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同时充分利用离退休干部党员宣传影响力,逐步改变了原先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风气,促进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开展。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