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春风化雨育桃李

改革开放40年 一位老师眼里的教育“进化史”

2018-11-28 07:14:53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林晗 叶欣童
  

  福州日报记者 林晗 见习记者 叶欣童

  “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福州教育学院第一附属小学的张春霞老师精神抖擞地走进教室,给孩子们讲起了课来。

  整洁的教室、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活泼可爱的孩子……看着眼前的一切,张春霞不禁感慨:“改革开放40年,教育领域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

  从1983年接受教育、到后来从事教师职业,张春霞是教育改革的受惠者,更是亲历者和见证者。

  改革开放40年,也是教育事业激动人心的40年。经过40年的发展,人人都有学习途径、人人享有出彩机会,学有所教真正落到了实处。

  从“水泥地”到塑胶跑道

  走进长长的鼓楼区蒙古营巷,一附小校园内,书声朗朗,标准化的教室、宽阔的篮球场,无不体现着教育环境的现代气息。

  “这和我们读书那会儿,可是天壤之别。”1983年,张春霞成为了福州茶园山小学的一名学生。“当时条件有限,我们就在预制板搭起来的教室里学习,操场也只是教室门前的一块水泥空地。”

  “黑屋子、泥台子、烂桌子、破凳子,坐着一群泥孩子”,这是当时学校教育的真实写照。

  “当时师资缺乏,大多数的教师都是初中毕业,高中毕业的很少,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就更少了。”张春霞回忆道,老师就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打天下,更没有什么练习册、习题集,一些习题都是老师写在黑板上,学生再抄下来做。

  在那时,学生辍学率十分高,能考上大学的,更是凤毛麟角。 但张春霞坚持了下来。初中毕业后,张春霞选择了闽江师专,开始了与教育事业的不解之缘。“和现在不同的是,当时五年专、职专等技术院校是 ‘香饽饽’,好就业,很多成绩优秀的人都选择读中专。”张春霞说,在完成5年大专学习后,她又经过自考,拿到本科文凭,这也让她有了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从“填鸭式”到领路人

  1997年,张春霞顺利进入福州教育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成为一名语文教师。至今,21年的从教经验,让她见证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快速期。

  “初到学校,一附小内只有一栋木质教学楼,楼上的学生跑过教室,楼下的学生都能感受到灰尘‘噌蹭’地往下落。那时,老师们站在三尺讲台,靠一根粉笔 ‘走天下 ’。而课堂的主角依然是老师,学生接受教育还是比较被动。”回忆起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张春霞侃侃而谈。

  随后,一切都在变化。新建教学楼的计划被安排上了历程表,紧接着,新的课桌椅、新的塑胶操场、新的多媒体设施出现在校园内。教师告别了只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三大件”时代。

  与之前相比,张春霞明显感觉到了不一样。“家长更重视孩子的学习了,老师的教学思维也在改变。”张春霞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家长,开始注重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教学硬件的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思维也在慢慢发生转变。“老师的教学不再仅仅依靠课堂上的板书,而是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工作,并且更加重视教师自我水平的提升,通过研读各种教学用书、教育杂志来完善自身的教育知识体系,为学生带去更好的教学体验。”张春霞告诉记者,教师的身份已经从早年“填鸭式”学习的监管者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领路人。

  “而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又为教育事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在张春霞工作后的第四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逐步实施,“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和‘万人一面’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对于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法、学法、评价标准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在校内我们开始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表达自我,增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打破年龄和身份的隔阂,共同进步。”

  从“三大件”到多媒体

  教育改革的步伐并没有因为长足的进步而停滞。教育软、硬件的提升,不仅使“人人通”“一师一优课”、移动学习终端等新教育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还吸引了许多高学历、高水平的新教师加入到教学团队中,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孩子们上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同时随着教改的继续深化,教育评价体系也在不断改善,学科成绩不再是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在课堂上我们将学习的自主权更多地还给学生,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性,更注重因材施教,希望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成长。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学习,并且带领他们参加实践活动,感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张春霞表示小学教育是奠基工作,目光不应只聚焦在分数,而要培育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打通了教育资源的时间、空间局限,使得资源共享更加频繁。“老师们常通过线上线下的教研活动进行校际之间的交流,交流教学心得。将外校的名师‘请进来’,让校内优秀的老师‘走出去’,不断探寻一条‘名师引领’的道路。并且将送教下乡、轮岗支教等促进城乡教育融合的实践往常态化发展,引导优秀校长、骨干教师向农村校、薄弱校交流,为每个城乡孩子创造公平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改革开放40年为教育赋予了创新与活力,让改革成果惠泽千家万户。

改革开放40年 一位老师眼里的教育“进化史”

点击进入本网专题

【责任编辑:陈颖】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