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去年“榕博汇”,已有61名博士扎根福州
筑巢引凤来 “客人”变“主人”
福州晚报记者 张旭 马丽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去年11月,61名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学府的博士,通过首届“榕博汇”来榕扎根。彼时的“客人”现在已是福州的“主人”,虽然时间不长,但是福州用真诚的态度、优厚的政策、卓越的环境,让他们对这片生机无限的土地满怀深情厚谊。
昨日,记者采访其中5名博士和部分用人企业,谈过去聊未来。
“福州是一个诚意满满的城市”
知识就是力量,人才铸就未来。
通过去年“榕博汇”平台,北京大学骨关节外科专业博士李章来已在市二医院开始医生工作,坐诊、做手术、巡查病房……虽然工作繁重,可每天收获满满。
“对我来说,福州是一个诚意满满的城市。虽然只来了三个月,可我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只要找市委组织部或者医院,都会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李章来说,福州的医疗水平虽然在全省位居前列,可与“北上广深”相比依然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就是人才的差距,我很高兴现在有一个平台为福州医疗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也很开心能为福州发展奉献自己的努力。”
李章来的“福州体验”在陈昕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博士陈昕来自北方,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就带着妻子与孩子来到福州这个陌生的城市,虽然人在异乡,可在他们踏上福州的那一刻起,这座城市就给予他们满满的亲情。
“女儿暑假来的福州,9月就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正常上学,几乎是无缝对接。”陈昕说,“福州的人才政策不仅有高度,也有温度,我们到了之后不是急于让我们上岗,而是先军训,然后还要到乡镇县市四级部门进行为期一年的系统训练,从成长规律来讲,这是站在了全局的高度”。
“我们决定在福州安家了”
“公司为我的职业发展做了一个长远规划,让我可以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相信这样的人才培养机制将助推我的成长。”虽然目前还处于业务轮岗阶段,可说起职业前景,永荣控股公司员工、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化工专业的博士张子明信心满满。
张子明来自泉州,女朋友和他同校,是福州人。去年,通过“榕博汇”,张子明和永荣控股公司多次对接、沟通,福州的人才政策和公司的发展前景,最终让张子明安心落户福州。
“在我看来,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业,所以做出选择时要慎重。”张子明说,福州对人才的关怀落到了细致处,体现在衣食住行方面,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
“福州引才有力度、有温度,我们决定在福州安家了。”张子明说,去年,女朋友由省委组织部引进福州,现在在福州大学担任副教授。今年9月,两人订婚。
在永荣控股公司人力资源副总经理黄剑看来,“榕博汇”这个平台所提供的政策,为引进人才解决了许多后顾之忧,给予了人才更大的信心落户福州。“在参加本届‘榕博汇’的博士、硕士中,我们已有了心仪的对象,我们将全力对接洽谈。”黄剑说。
“‘榕博汇’的宣传力度大,我身边的同学、朋友基本都知道,这也表明了福州市对人才的重视程度。”福州交通投资建设集团员工、清华大学博士后陈靖也是通过“榕博汇”引进的人才。他告诉记者,福州“五区叠加”的战略机遇,优厚的人才政策,为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榕博汇”诚意满满,平台的信息透明对称,提供的企业和岗位发展前景良好,这是他选择落户福州的最重要原因。
“今年的服务更贴心、更精准”
前不久,行政挂职类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专业博士张昆鹏在第二届“榕博汇”微信群中,发了一篇名为《行走在广阔天地挂职锻炼札记》的小文章,他整理了自己近几个月的挂职经历。短短的文章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有些坚定地要留在北京的学弟学妹也想来福州看看,目前人大报名情况很乐观,初步统计已有七八十人”。张昆鹏说。
“我也是从东北过来的,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专业博士毕业后就来福州。来福州数月,短暂的乡村经历让我看到古典中国、转型中国、未来中国三种形态,深深体会着自己正参与到一个时代大潮中,我想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这片无限的热土中。”张昆鹏最近被抽调参与第二届“榕博汇”筹备工作,他说,第二届的筹备工作更加细心,不光有政策上创新,还有人才机制上创新,更是着力解决供需两端“最后一公里”问题——不仅对人才的需求分类归纳,还对人才需要的岗位部门分门别类,然后再对供需双方做精准推送。
张昆鹏说:“我希望有更多的博士来到福州,让我们经过严格训练的大脑再碰撞,擦出火花,一起为建设幸福之城提供新的智力支持。”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