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诉江南获赔188万 “傍名人”创作应注意什么
新华社广州8月17日电 题:金庸诉江南获赔188万元,“傍名人”创作应注意什么?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毛一竹
著名作家金庸诉“同人小说”《此间的少年》作者江南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16日在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法院判决被告方立即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赔偿金庸经济损失等共计188万元。
借用知名小说、漫画、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性格设定进行二次创作,被称为“同人文”,在网上颇受读者追捧。但这种“傍名人”式写作是否侵犯原作者著作权一直饱受争议。如今此案落槌,对“傍名人”创作有什么启示?
“傍名人”创作侵犯著作权吗?
《此间的少年》是江南2000年创作的“同人小说”,最初发表于网络,2002年后多次出版。小说讲述了乔峰、郭靖、令狐冲等人在汴京大学的校园故事,备受读者追捧。
然而,由于书中人物与金庸作品中的经典人物“撞名”,金庸将江南告上了法庭。
金庸起诉称,江南创作的《此间的少年》未经其许可,照搬金庸作品中的经典人物,在不同环境下量身定做与金庸作品相似的情节,对金庸作品进行改编后不标明改编来源,擅自篡改作品人物形象,严重侵害其改编权、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及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同时,被告通过盗用上述独创性元素吸引读者、牟取竞争优势,获利巨大,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严重妨害了金庸对原创作品的利用,构成不正当竞争。
金庸认为,除作者江南之外,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精典博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对《此间的少年》存在的侵权情形未尽审查职责,应就其策划出版《此间的少年》十周年纪念版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与被告江南承担连带责任。广州购书中心有限公司销售侵权图书,也应承担停止侵权的法律责任。
天河法院2017年4月25日对该案进行一审开庭审理。经比对,《此间的少年》中人物名称与金庸四部作品中相同的共65个,包括郭靖、黄蓉、令狐冲、小龙女、乔峰等。
法院审理认为,虽然该作品使用了金庸四部作品中的大部分人物名称、部分人物的简单性格特征、简单人物关系以及部分抽象的故事情节,但并没有将情节建立在金庸作品的基础上,而是在不同的时代与空间背景下,围绕人物角色展开撰写全新的故事情节,创作出不同于金庸作品的校园青春文学小说,部分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关系及相应故事情节与金庸作品截然不同,情节所展开的具体内容和表达的意义并不相同,因此不构成著作权侵权。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