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创新话语体系 推动党的建设

2018-07-27 23:31: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郑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振奋了党心、凝聚了民心,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显著成效既体现在党内政治生态的日渐清朗,也表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对管党治党的关注、支持和信任。成绩来之不易,这既依赖于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勇气,也依靠于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等方面建设的支撑,更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定支持。话语构建在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普及,增强人民群众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认同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力量。

创新话语体系 推动党的建设

  通过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深刻诠释了释放生态红利、建设美丽乡村的成功经验。图为众多游客在余村“两山”景区参观学习。新华社发

  1.构建话语体系是政党长期执政的舆论基础

  话语意识是政党走向成熟的必要条件。话语是意识形态传播的载体。政党要不断向党员及社会传达政治信息,并使其效果最大化,就要有话语权。话语权决定了主动权,政党人数越多、执政时间越长,越需要加强政党话语的构建和传播,这样才能牢牢掌握住意识形态阵地,发挥意识形态的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尤其是话语引领方面的失语、失效而导致亡党亡国,教训深刻。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执政党,必须要有话语意识。

  话语构建是强化政党认同的重要方式。话语构建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现象,具有强化政治认知、促进政治认同的重要功能。党建话语是一个政党的“符号”和形象,能够塑造党内政治秩序,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利于民众理解党的执政理念,巩固现行政治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等话语,使党的目标、任务等重大问题,从党员干部的头脑逐步走到广大人民群众身边,从党内文件走向了人们的街谈巷议,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改革攻坚的信心。

创新话语体系 推动党的建设

  西电集团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的工人们在开展党建活动。新华社发

  话语传播是政党巩固、扩大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话语传播是政党意识形态领导力的重要体现。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基础薄弱的大国建设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历史上,我们党有传播思想和沟通大众的优良传统,话语体系生动有效,从革命战争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到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等通俗易懂的语言都产生了极大的感召力,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当今,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给思想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讲,“马克思有他那个时代的语言,我们有我们时代的语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新时代总有新语言”。我们的价值观没有变,但我们的表达方式必须与时俱进。

  话语表达是旗帜、形象的载体。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独特的理论引领独特的道路,独特的制度需要独特的话语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与此相适应,党的建设也从“伟大工程”推进到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任务从“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转变为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话语发展、变化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客观反映,鲜活地体现了我们党从革命时期到长期执政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主要任务。

【责任编辑:陈玲云】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