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山村"搬进"美丽新时代 走下高山安居不再是梦
东南网7月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郑雨萱 通讯员 袁野)“我1978年在部队入党,1981年退伍回到小溪村担任村支书,我的党龄算是和改革开放同龄了……”在浦城县山下乡小溪村新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村支书毛信昌从自己的经历说开去,和山下乡的乡、村两级党员干部分享小溪村的发展故事。
浦城运用当地特色的乡村故事会形式,通过讲述乡村事宣传新思想、新政策,掀起“大学习”热潮。“乡村振兴”是毛信昌分享的主题,担任村支书34年来,他见证了小溪村走出大山、组建新村、实现安居乐业的蜕变。
走下高山,安居不再是梦
山下乡是浦城县偏僻的乡镇,小溪村曾是山下乡的高寒山村。改革开放前,村里的1000多人分散在11个自然村,平均海拔670米,山高路远,交通十分不便。
“当时村里人均只有七分耕地,村民只能靠吃‘回销粮’度日。”村里的老支委祝德全说,高山村的日子不好过,全村近千亩的水田有六成在五公里外的山下,村民收粮要挑上山,碾米又要挑下山。由于居住条件恶劣,上世纪80年代初期,村里陆续有300多人迁到外乡镇。
搬出大山,一度成为小溪村民最大的愿望。
毛信昌当上村支书后,尽管开通并硬化了公路,管好了竹山,改善了基础条件,但村里发展受限,村民依旧期盼有朝一日走出大山。2004年,山下乡从省里争取项目资金,率先将居住条件恶劣的龙井头自然村30户村民搬到距集镇1.5公里的水元寺新村。2008年,又将20余户村民迁居到乡政府所在地山下街。
两次成功的搬迁经验给了村党支部启发。从2008年开始,村两委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决定用5年让大部分村民搬到乡集镇所在地居住。
为新村选址征地时,征地涉及的90多户村民要求先付款后征地,但当时村里还在负债。“为不影响新村建设,村两委形成共识,以先租后付款方式,村主干担保,带头筹款。”毛信昌说,利用租赁村民土地的一年缓冲期,党支部迅速完成桥梁和“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初,小溪新村开始登记建房,建房户预交了部分资金,加上筹款资金,征地款问题很快就得到解决。
2010年6月,闽北遭遇特大洪灾,山下乡受灾严重,新村建设一度停滞。“洪灾中有20多户重灾户需安置,加上灾后房屋、道路等基础设施遭到破坏,一时间大家都不知该怎么办。”老党员李天富说。
当年7月,小溪新村被列为南平市灾后重建与中心村建设点。小溪村人抓住机会一鼓作气,通过项目叠加的经费,把灾后重建与造福工程、中心村建设相结合,将分散在高寒偏远地区的11个自然村整合为一个中心村和2个方便居住的自然村,大大改善了村民居住条件。近几年,村里又借着精准扶贫和造福工程政策建设新村二期项目。目前,小溪村已集聚人口近1500人,原先高山上的人口全搬迁完毕。
美丽新村,立业已成现实
站在高处看小溪新村,一长串楼房把前后两座大山连在一起,犹如一条巨龙,蜿蜒而过的小溪则让巨龙更显灵气。
“现在新村的人居环境可好了,武夷山、枫溪乡、永兴镇已有近500人搬迁到这里。”
村委祝德全感慨,昔日无人问津的高山村,通过整村搬迁焕发新面貌,还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
改变从小溪新村的建设开始。新村引入社区化管理理念,结合实际情况,实施农村社区化管理,推动新村建设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村里着重从建立规章制度入手,制定了村民管理公约、卫生保障制度、村民文明标准,还有村民‘九要九不要’文明自律公约。”毛信昌说,小溪新村建起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对社区硬件建设、管理体制、干部队伍素质、党员管理机制进行优化,软硬件双方面的配套升级有效推动了新村和谐、文明发展。
靠山吃山唱山歌。小溪村毛竹资源丰富,村民掌握制作笋干的传统工艺,制成的“山下笋干”是特色农副产品。原先山高路远,土特产要想往外销售不容易。搬到新村后,2012年村里成立毛竹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抱团闯市场。越来越多的外地客商来到村里,不仅带动笋制品的销量,还促进小溪村整体经济的发展。
走在新村街道,宾馆、超市、工厂、幼儿园一应俱全。村民余新菊原住在海拔760米的龙井头自然村,搬到集镇后,一家6口人住上新房。由于楼房临街,余新菊在楼上开起家庭旅馆,楼下出售笋干、竹荪等特色山货,一年收入有十万余元。
搬进了新村,村民创业致富的热情越发高涨。村民王盛芝在村里的帮助下办起服装加工厂,不但自己赚钱,还带动同村姐妹们一起致富。
小溪村村口,浦城名家、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题写的“美丽乡村小溪”格外醒目。如今,小溪村已成为福建农林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未来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我们和农林大学在乡村旅游规划、扶贫开发调研等方面达成互惠共赢协议,制定了小溪村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毛信昌说。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