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恒申之路:从“做一根尼龙绳”起步

2018-06-14 08:41:27  来源:福建日报
  

  从“做一根尼龙绳”起步,长乐一家民企三十载坚守实业,以产业链为纽带,上下延伸突破,终成近300亿企业,既壮大自身又惠及全国同行业——

  初夏时节,连江县可门开发区。一个世界级的化工项目正持续发力,这就是由福建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设、去年7月投产的全球最大的聚酰胺和己内酰胺一体化生产项目。

  发力,既为了自己,也为了行业。

  为自己:申远项目将助力其母公司恒申集团补齐短板,在全球锦纶行业率先打通“己内酰胺—聚合—纺丝—加弹—织造—染整”全产业链。

  为行业:该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年产100万吨己内酰胺,将改变我国高端己内酰胺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增强我国纺织业的市场竞争力。

  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恒申用了整整30年。这其中,让“己内酰胺梦”照进现实,就用了十多年。

  “创业30年,我就执着干一件事——搞实业,做纺织化纤。世界化工行业的领头羊德国巴斯夫,始终是我学习和不断追赶的目标。2017,恒申年产值286亿元,争取十年内产值突破千亿元,进入世界500强,成为‘中国的巴斯夫’。”恒申控股集团董事长陈建龙激情未减。

  借势登高 爱拼敢赢

  陈建龙是土生土长的长乐人。改革开放初期,长乐得风气之先,针织厂遍布沿海乡镇。

  1987年,陈建龙办起蚊帐厂,“从挡车工、机修工到销售员,我什么都干过”。伴随长乐经济发展高歌猛进,他的事业步步登高。

  进入新世纪,他敏锐察觉到,随着消费水平提高,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工程材料等领域的原料——锦纶(俗称尼龙)将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缘此,2003年3月,他创立长乐力源锦纶实业有限公司,斥巨资大胆引进世界最先进的德国巴马格纺丝设备,正式挺进锦纶行业。“当时一套设备要数千万元,国内没人敢用这么贵的,长沙锦纶厂等国有企业大多还在使用国产老设备。”

  敢为人先,力源越办越好。因为,先进设备与技术为力源赢得巨大的成本优势:一吨锦纶产品,力源的生产成本只有2000多元,竞争对手仍要8000多元。

  “能超越曾经的偶像,就是因为我们敢于尝试、勇于创新。这种设备更新和技术变革,对国内锦纶行业来说是颠覆性的,同行随后纷纷跟进。”陈建龙说。

  2005年10月,他又创立长乐力恒锦纶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35亿元。规模渐大,但烦恼仍不少——锦纶纺丝上游(切片)产业链缺失,被人扼住咽喉。

  “2009年以前,中国大陆锦纶企业基本都从德国巴斯夫和我国台湾地区进口切片。我想做聚合切片,改变这种局面。”陈建龙说。

  2008年3月,力恒登陆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成为长乐首家上市企业。随后,投巨资上马20万吨聚合项目。奋力攻关,终有斩获。2009年9月6日,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顺利聚合出第一粒半光锦纶6切片。补齐上游短板,他们从此告别受制于人的历史。

  不仅如此,规模优势、就近配套优势凸显。当时,国内多数锦纶企业一条生产线每天只能生产30吨~50吨切片,而力恒一条生产线每天可生产200吨,而且可以立马运往附近的工厂加工成锦纶纺丝,大大节约仓储、物流等方面的成本。

  2010年6月,陈建龙发起成立恒申合纤科技有限公司,并整合力源、力恒等企业形成恒申集团。

  打通“聚合切片—锦纶纺丝”产业链,恒申在中国纺织产业基地——长乐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很多企业纷纷跟进上聚合项目,国内锦纶聚合由此快速扩能。一定程度上,恒申在聚合领域的成功,带动全行业升级,推动国内锦纶行业发展。

恒申之路:从“做一根尼龙绳”起步

点击进入本网专题

【责任编辑:马春林】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