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一线 筑梦地铁
——走近省劳动模范、福州地铁集团副总工程师王欣
王欣(中)在地铁6号线梁厝站进行细节检查。
福州日报记者 孙漫/文 郑帅/摄
“壶井站(进展)怎么样?十洋站最后土方(开挖)还得抓紧!”
昨日下午,市地铁集团14楼的走廊上,传来浑厚的男中音。
发现记者后,王欣面露歉意,几分钟后挂断了电话。“不好意思,几条线都在施工关键期,遇上问题都得马上解决!”
王欣是大忙人,同事和家人都知道。2009年,他加入福州地铁,此后一直奋战在建设一线,见证了福州轨道交通的点滴变化。
克难关抢进度
建设节点均按期或提前完成
地铁线路要早日成网,建设速度是关键。但要在地下建起串联城市各角落的轨道交通线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号线北段所有站点集中拆除围挡那会儿,真的是拼了!”王欣回忆说。当时为了赶在首届全国青运会开幕前,完成围挡内的所有施工,好让主要道路恢复通车,大伙拼了命地赶工。
东街口站是第一道难题。3段顶板、1条环形联络通道,要在1个多月内保质保量做完。
“千头万绪,但任务就是命令!”面对硬任务,大家咬牙往前冲。每天早上七点多,王欣就准时出现在工地上。各工序全天候交叉作业,王欣也时刻紧盯,一刻不敢松懈,几乎都忙到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到家中。
东街口站顺利收尾,屏山站、树兜站、南门兜站、火车站站等“钉子”又摆在面前。
在屏山站鼓屏路路面恢复已近尾声时,一个伸缩缝内藏着的水管挡在路中央,不迁改就没法如期通车。按正常迁改程序,得花去半个月,怎么办?
“先封堵,后迁改!”王欣当机立断,立即找来市自来水公司的工作人员,一起给管道找到了新收容地。
凭着这么一股工作干劲,近年来,王欣带领团队不断攻坚克难,屡创佳绩。
去年,6、5、4号线的167个建设节点均按期或提前完成,圆满且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年度投资计划。6号线滨海新城站更是做到了当年开工当年主体封顶和盾构下井,令王欣颇感自豪。
重实效保质量
把对群众影响降到最小
地铁围挡内嗡嗡作响的钢筋切割声,令许多市民感到困扰。为了提升工艺质量,王欣在6号线全面推广钢筋规模化生产方式。
他告诉记者,原先钢筋都是现场切割,现在把加工场搬到工厂里,用数控设备直接生产成半成品,再运到现场绑扎。“这样制作出的钢筋质量更有保障,也能避免对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影响。”王欣说。目前,6号线三分之二的站点均采用此方法,新线还将进一步推广。
6号线的十洋站是制约总体进度的关键站点。由于地处长乐区中心,交通导改是个难题。一开始,设计方案定为倒边施工,得多次围挡。
“一次性围挡才能把对老百姓出行的影响降到最小。”王欣提议。为此,他前前后后跑了1个月,优化方案五六次,最终确定了一次性围挡的施工方案。站点工期也从原先的22个月,缩短为14个月。
大胆试勇创新
为家乡地铁建设贡献力量
在加入福州地铁前,王欣从事房建设计工作,但地铁梦在读大学时就深深扎根。
2003年,王欣在念大四,有一次老师带他和同学们去参观南京地铁1号线。“作为福州人,我当时就想,什么时候福州也能有自己的地铁。”王欣想,如果有机会,一定要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设计”转行到“建设”,王欣没少钻研,创新劲儿也在新线路上处处体现。
以往切割钢筋是用砂轮机,现在用的是金属节能链锯机,切出来的钢筋口更平整,而且一次能切8根~10根。还有,侧墙大模板整体施工,规避了原先拼装施工可能产生的渗漏风险。这也是王欣琢磨出来的好点子。
现在,他又打算把上海地铁建设的新工艺在新线中引入——钢支撑轴力自动补偿系统,能实现主体施工时对每一根钢支撑实时状态的监控。目前,6号线郑和站作为试点站,已进行设备安装,即将投用。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