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0年 厦门市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2岁左右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厦门市有将近四成的人经常去运动,其中有您吗?昨日,厦门市召开卫生与健康大会,《“健康厦门2030”行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
《规划》为健康厦门提出明确目标。比如,要让越来越多的人经常去运动,到2030年达到45%的人口比例;到2030年,厦门市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要达到82岁左右。2030年,医疗服务和公共服务更加公平、可及和优质,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到2030年,健康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体系更加完整、结构更加合理,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健康企业和产业集群。
引导大家怎样吃不容易胖
如今人们头疼的早已不是吃不饱,而是吃多了胖,没吃多少也胖。厦门市将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引导大家怎么健康吃才不容易胖。按照《规划》,到2030年,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至6克左右,每人每天烹调用油量降低至25克-30克,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降低至50克左右,要让超重、肥胖人口的增速明显放缓,有效控制学生肥胖率上升趋势。
同时,开展居民营养监测,对儿童、孕妇、老人等重点人群实施营养干预,重点解决微量营养素缺乏、新鲜果蔬和奶类食物摄入不足等问题。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全面配备营养师,实施临床营养干预。
健康生活要控烟限酒,厦门市要大力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到202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控制在22%以内;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19%以下,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结合厦门市自然资源特点,打造帆船、山地户外、沙滩运动、赛艇等区域优势和行业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动。到2020年,大家的运动健身意识越来越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2%以上,到2030年达到45%。
厦门市将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进行科学指导,让学生熟练掌握1项至2项运动技能。到2030年,青少年学生每周参加中等强度体育活动3次以上。
厦门市还将加大健身场所设施建设。新建居住区和社区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群众健身设施。推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确保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逐步向社会开放。到2020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1平方米以上,到2030年不低于2.5平方米,在城镇社区实现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
人群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器材
厦门市要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机场、车站、大型商场等人群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器材和设施,提高公共服务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应急救护技能。到2030年,全市公共场所每万人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配备达到5台,家庭医疗急救包配备率超过80%。
厦门市还要全面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到2030年,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覆盖各区;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心理行为问题和重大突发事件心理干预水平显著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90%左右。(记者 詹文)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