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改增改革以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效益为突破口
“加减乘”一起做 “放管服”落实好
营改增的减法,最直接的就是降低企业税负,再通过“放管服”改革,达到简政放权的目的。加法是通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企业效益,并带来发展环境的宽松。乘法则是通过一减一增,激发市场活力,让千千万万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
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就是用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是一举多得的重大举措。这一改革,不仅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还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更是落实“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实践。
增加有效供给
1.48亿元,这是江苏明佳供应链管理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交出的亮眼“成绩单”。4年前,这家不起眼的小货运公司年营业收入还不到500万元。企业的“蝶变”,正源自于营改增注入的强大动力。
交通运输业启动营改增试点初期,行业企业小、散、乱情况突出。由于增值税存在11%和3%的抵扣差异,为获得更高抵扣,企业往往选择大型运输企业。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的小企业,在“倒逼”之下开始抱团发展。“我们联合宏昌、博客等小货运公司,整合客户、运力和场站资源,完成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保住了客户。后来由于规模上的虹吸效应,业务量也明显上升。”江苏明佳供应链管理公司负责人赖建明说,没想到的是,由于营改增中抵扣充分,业务量上升的同时税负不升反降,平均在2%左右。
“营改增作为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担负着企业降成本改革的任务。”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李万甫表示,通过降低企业边际成本,提高要素供给效率,更好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营改增释放的红利,不只是助力企业壮大、行业规范有序,还通过支持企业创新经营,供给更加丰富的产品服务。江苏明佳就在营改增减税支持下购入了多辆新车,成立了无锡首个以“信用度”为评价标准的智能物流平台,实现货运车辆与仓储设施、配送网点的信息互联,进一步提高了配送效率。“目前,企业通过该平台已整合拥有360条运输专线、注册会员1.8万户。”赖建明说。
“营改增催生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为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营造了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表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