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
脱胎漆器髹饰技艺:脱胎换骨 大漆成器
一件脱胎漆器的泥胎、翻模、脱胎半成品、成品(从左至右)。
福州新闻网7月24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万小英 陈丹)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和闽侯竹编,一个利用大漆制作器物,一个利用最常见的竹子,两种工艺的原材料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由福州晚报和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福州市群众艺术馆、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承办的《福州非遗探秘》栏目,本期将带领读者,探访这些手艺传承的故事。
它与北京的景泰蓝、景德镇瓷器同列中国工艺“三宝”;它不怕水浸、不变形、不褪色、耐酸碱腐蚀,随船沉入海底千年仍色泽鲜艳;它的夹纻技艺一度失传,但是被福州人“唤醒”。它就是福州“三宝”之一的脱胎漆器。
2006年,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包含制作器型和髹漆技艺。
近日,记者一行分别走进两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工作室,以及闽江学院美术学院,深入探寻“髹饰之光”的秘密。
前人工艺 失而复得
据记载,清朝乾隆年间,福州漆匠沈绍安,一天在寺庙忽然发现破旧的匾额露出麻布,木已腐朽,但麻布上漆块依然坚硬。这让他想起了前人失传的工艺——“夹苎”。之后,他仿照旧匾,用泥先塑出模型,再在模型外裱上夏布,涂上漆。等漆干了之后脱去泥坯,再行髹漆加工上色,反复试验、改进,终于造出了最早的脱胎漆器。
中国现代漆艺奠基人之一李芝卿则将福州脱胎漆器推向繁荣。如今,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被称为中国漆艺界的“集大成者”。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黄时中,是著名漆艺大师高秀泉的关门弟子,兼学沈幼兰、沈忠英漆器薄料技法,同时在李芝卿处学得厚料髹漆技法。他介绍,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包含两方面:器型和髹漆技艺。
一件脱胎漆器从选料、塑胎、髹饰至成品,都要经过几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工艺复杂,制作和阴干等十分费时,故一器之成往往需要数月。
而脱胎漆器制作方法有两种。一是脱胎,即以泥土、石膏等做成器物的底坯,用大漆搅拌瓦灰制作成漆泥,然后用夏布(苎麻)在坯上逐层反复裱褙,待阴干后,匠人们敲击麻布外壳脱去原胎(脱胎分为阴脱法及阳脱法),留下漆布雏形,之后,再经过上灰底、打磨、髹漆研磨,最后施以髹饰,便成了光亮如镜、绚丽多彩的脱胎漆器成品。
二是木胎及其他材料胎,它们以硬材为坯,不经过脱胎直接髹漆而成,其工序与脱胎基本相同。
- 陈天灨:脱胎漆器“守艺人”(2020-12-29 08:50:15)
- 上官俊华:复活脱胎漆器“薄料淡彩”技法(2020-11-24 08:48:08)
- 时间长出了羽毛——榕城三宝三绝集(2020-08-19 17:51:12)
- 福州脱胎漆器:精雕细琢 炼造精品(2020-08-19 15:18:15)
- 脱胎漆器、古琴……鼓楼又一非遗文化展开展(2020-07-09 10:17:42)
- 福州漆器作品展“打卡”安泰河畔(2020-05-15 12:09:54)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