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区叠加” 新加坡与福州携手谋发展
2 观点碰撞
新加坡来的规划大师
听涛君:今年,福州迎来“五区叠加”的历史机遇,新加坡与福州如何强强联合,共谋发展?
高学珑:“五区叠加”赋予了福州前所未有的政策优势,这当中,福州新区更是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福州市委、市政府已经将2016年确定为“福州新区建设年”。设立福州新区的目的,就是为落实国家支持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而设立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规划好福州新区的建设布局,在生态、公共服务、交通设施、产业设施和生活设施等方面要有大都市区的布局思维和战略理念,推动一些城市功能组团建设,启动各类中央商务区建设,为福州新区创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创业创新空间和生活宜居的优越条件。
池兆森: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新加坡已和福州积极开展合作。新加坡规划大师刘太格博士受邀帮助福州做城市规划。在当时旧城改造、发展优先的大环境下,刘博士极力建议保存三坊七巷。我们高兴地看到,去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福州三坊七巷“2015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在福州迎来“五区叠加”之际,我觉得新加坡能在城市规划、人才培训、治理城市水患、智能交通、工业园和物流、港口管理等领域加深和福州的合作。
王丽霞:盛裕集团是亚洲最大城市化发展咨询公司之一,开发了50多个遍布世界各地的工业园区,集团下属企业在中国参与了2500多个项目。以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为例,与一般开发区的建设不同,苏州工业园区着眼于“既是先进产业集聚区,又是现代化新城区”的定位,通过“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发展工业用地,建设基础设施,后开发居住用地以及商业区”的开发模式,终于形成了现在的模样——以最小的土地资源消耗,换来最清新的水和空气。未来,盛裕希望能在规划设计、城市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与福州合作,特别是参与福州新区的相关规划。
用新加坡“海绵”治城市水患
听涛君:今年福州台风频繁,城市内涝给居民造成很大困扰。新加坡是热带国家,突降暴雨几乎是常态,在城市治水方面能否给福州提供经验?
王丽霞:新加坡曾连续10年荣列“最适合亚洲人生活的世界城市”排行榜榜首,但其实早期新加坡也是面临着很严重的内涝问题,新加坡的转变主要归功于完善的雨水排放和收集系统。新加坡年均降雨量达到2400毫米,需要完善的雨水快排系统来防止洪水发生。现在,新加坡雨水系统遍布全岛,每盖一座楼,每建一个街区,最大容量的排水系统一定是规划在前的。多年来,政府还在全岛范围内大兴水利设施,修建蓄水库和蓄水池,并以水库为中心,在周边发展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成为人们锻炼、休闲和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蓝伟光:除了综合管廊建设,海绵城市建设也是新加坡治水涝的重要组成。新加坡大量采用可以渗透水的沙砾等技术,收集和引导雨水。通过植被、生物植草沟等设施平衡径流分布,减缓流速和沉淀粗泥沙,并通过土壤渗透移除细颗粒和污染物。其主要功能是增加城市的水弹性,应对强降雨。2013年,政府明文规定新建的项目必须为防淹水尽一份力,通过融入仿自然元素(如屋顶花园、湿地、垂直种植箱等),以减缓雨水排入水道的流速,避免沟渠不胜负荷。
打造通向亚洲和全球的“桥梁”
听涛君:福州是一座伴海而生、因海而兴、拓海而荣的城市。在“一带一路”政策背景下,福州如何借助新加坡通往亚洲乃至全球?
黄敬池:福州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海丝战略枢纽城市,有历史渊源、人文资源,有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去年,福州与东盟、中东、非洲等经济体的贸易额占全市外贸总额的19%,东盟已经成为福州第三大贸易伙伴,位于马尾的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目前已发展境内外会员130多家,交易额突破3200亿元。福州将突出打造交通、经贸合作、人文交流三大枢纽,努力构筑联通东盟、对接台湾、辐射内陆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新加坡是世界的先进国家之一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桥头堡”,我们非常重视新加坡的影响力,希望其帮助我们的企业走向世界。
池兆森:新加坡航空所属的胜安航空,将于11月21日起,开通福州直飞新加坡定期客货混运航班。新加坡淡马锡子公司—PSA国际港务集团和福州港务集团共同运营马尾港和江阴港。近年来,江阴港区发展势头良好,国际航运公司陆续在江阴港区开辟多条远洋航线。如果闽江口货量能全部转移到江阴港区,与江阴港区货源聚集整合,必将形成很强的竞争力,也将有利于新航线的开辟,帮助福州凸显港口优势。
吴伟卿:东南亚是近几年全球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很多中国企业把新加坡作为离岸平台,设立研发中心、服务网点,开展产业并购等,并通过其将投资辐射到东南亚各国。中国企业还可在新加坡设立东南亚市场的采购中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