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创作需要“较真”精神
10月10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两周年之际,中宣部在京召开繁荣文艺创作经验交流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总结经验、巩固成果,以更大的努力、更有效的举措,推动文艺创作从“高原”走向“高峰”,从一座高峰迈向另一座高峰。(10月11日《光明日报》))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神,其中有一点便是“大智若愚”和“难得糊涂”,这教导人们为人处世中要学会顾大局,不较真,彰显为人的气度;然而,在文艺创作上,我们要摒弃这种大开大合的精神,学会“较真”。
文艺创作,引经据典要“较真”。之于文艺工作者,前人的著作是高山,也是金库。高山是用来瞻仰的,金库是用来发掘的。往往在前人的基础上,我们能够获得更多角度的启发。然而,这也让一些人,随便引用经典,出现了“文不对题”、“胡乱引用”的现象,不但没有给作品增色,反而引起人们的误解和反感。要创作出文艺精品,需要文艺工作者学会仔细对待引经据典,让别人的观点留下来,才能让自己的观点“独树一帜”,如钱钟书、季羡林一般,成为博学的大师。
文艺创作,编纂校验要“较真”。文学出版也是文艺传播的重要一部分。之于文艺工作者,文学作品就是他们的“孩子”,对待孩子,容不得半点马虎。要使得文艺工作者的作品成为精品,就需要在编纂校验上学会“较真”,不假手他人也好,强化审核也好,让文学作品没有语法等方面的硬伤,才能让人们对作品更加满意。
文艺创作,批评讨论要“较真”。文学作品是需要在不断地完善和修改中升华的,大凡传世的经典,都经过作者几易其稿,而社会批评和讨论的声音,则是督促文学作品走向完善的重要途径。文艺工作者要让自己的文艺作品能够更好,就需要注重社会评论和社会讨论的声音。有一批刚直不阿的文艺评论工作者,这是文艺发展之幸运;有愿意在评论讨论声中不断升华自己的作品的文艺工作者,则是文艺时代之幸运。
对待文艺创作,我们不妨在引经据典、编纂校验和批评讨论上多点“较真”精神,如此,我们会避免文学作品出现不该出现的瑕疵,让文学精品更臻完美,让文学精品冲击文艺高峰。(苏小曼)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