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如何增强文艺批评的战斗力和说服力

2016-10-10 15:26:04  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严昭柱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文艺批评突出的弊病,透辟地提出了党和人民对文艺批评的期望和要求,他说,“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一点批评精神都没有,都是表扬和自我表扬、吹捧和自我吹捧、造势和自我造势相结合,那就不是文艺批评了!”,“文艺批评就要褒优贬劣、激浊扬清”,“文艺批评褒贬甄别功能弱化,缺乏战斗力、说服力,不利于文艺健康发展。”那么,如何贯彻《讲话》的精神,增强文艺批评的战斗力、说服力呢?

  我认为,首先要深刻认识文艺批评对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走出“大花轿,人抬人”的小圈子,不断增强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的历史使命感。这就需要解决好为谁批评、为何战斗的根本问题。

  文艺反映社会生活,又反过来给予社会生活以积极能动的影响。中华民族很早就揭示了文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高度重视文艺的社会作用。《尚书·尧典》提出了“诗言志,歌咏言”的光辉论点。《汉书·艺文志》说,正是以此为基础,“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这样搜集社会流传的歌谣,分析它们反映的社会内容,以此考为政之得失、观风俗之盛衰,很有些文艺批评的味道。到《左传》记述春秋时期的季札观乐,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一篇精彩的文艺批评杰作。季札在欣赏各国诗乐时,分别辨析其民风民情、预言其国运兴衰,体现了文艺批评褒贬甄别的功能。到孔子,则不但提出了诗歌社会作用的兴观群怨说,而且在讨论如何“为邦”时鲜明地提出了“乐则《韶》《舞》,放郑声”的主张。根据以上粗略的线索可以说,我国古代文艺批评从其发端和发展之时起,就逐渐形成了一个传统,那就是:高度重视文艺的社会作用,并以之为批评的重要前提;高度关注国家命运和人民福祉,并以之为批评的根本宗旨。

  其次,增强文艺批评的战斗力、说服力,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批评与创作的关系,要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文艺观。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这科学地揭示了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种关系,有助于作家艺术家个人成长,有利于整个文艺不断跟随时代健康发展。

  文艺批评家不是生活在保险箱里,也要经受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考验,一定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加强世界观的建设,才能不断提高辨别力,帮助把握好文艺的“方向盘”。批评家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遵循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清历史趋势和时代潮流,面对利用文艺形式鼓吹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要敢于亮剑。批评家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经受住市场经济的考验,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旗帜鲜明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批评家要树立正确的文艺观,经受住对外开放的考验,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第三,增强文艺批评的战斗力、说服力,要坚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实事求是、充分说理,褒优贬劣、激浊扬清。

  增强文艺批评的战斗力、说服力,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强调“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

  要增强文化自信,加强对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的继承创新。当然,对于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也要结合今天的时代条件,经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分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有益于我们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

  (本文为作者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暨2016中国文艺评论峰会”上的发言)

【责任编辑:燕宇】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