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泰宁大源村:“红色记忆”促进“绿色发展”
大源村
结束完建宁县的采访考察活动,8月28日上午,“长征路上奔小康”福建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团来到本次采访考察的最后一站——三明泰宁。
泰宁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中段的支脉杉岭东南,居两省三地市交界处,是中央21个苏区县之一,周恩来、朱德、彭德怀、杨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运筹帷幄,指挥红军作战。境内存有红军街、东方军司令部、大洋嶂阻击战旧址等革命历史遗迹,2004年被列入全国“百个红色经典旅游景区”。
大源村总人口691人,村子位于泰宁县新桥乡西北部,崇山峻岭、关隘险阻,始建于北宋初年,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古村落。
采访团一行还未走进大源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村子和公路之间一片大荷花塘,一朵朵娇艳欲滴的荷花在风中微微摇曳,似乎在迎接着前来大源村的客人们。
此时虽然已是8月末的盛夏时候,在大源村这里却一点炎热的感觉都没有,不时有阵阵凉风拂面,让人觉得全身一阵凉爽舒畅。
大源村村貌
走进大源村,便可见到几排整齐坐落的两层楼的新房子,在这些房子前面,就是大源村的一个村民文化公园,文化公园的草地上种植着美丽雅致的六朵花瓣的韭菜莲,如点点繁星,点缀着绿色的草地。
草地上种植着美丽雅致观赏花——韭菜莲
漫步到村里,一条清澈的小溪穿过村子的小道,几名村里的孩童正在嬉戏玩着,整个村子古朴宁静又充满生机和活力。
大源村的“红色”记忆
大源村是中国首批传统村落和全市首批“中央红军村”,1931年6月红军第一次解放泰宁时,大源村就成立了乡革命委员会(1933年10月成立大源乡苏维埃政府),同时还建立了农会、贫农团、赤卫队、共青团、儿童团等群众组织和地方武装。
在红军工作团的帮助下,积极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契约、筹款筹粮等活动。当时大源这个只有几百人的小山村就有数十位青年踊跃报名参加红军队伍。第二次国内战争期间,大源村是工农红军一方面军频繁来往闽赣两省的必经之地,是第五次反“围剿”重要战役之一新桥反击战的前沿阵地,是守卫闽赣省会黎川县的南大门。
大源村现在还保留着部分的红军指挥部(戴氏官厅)和书写的“打土豪,分田地”“打倒国民党”“战匪救国”等标语以及红军不扰民的动人故事。
大源村的“绿色”发展
大源村青山环抱、碧水相依、鸟语花香,又是“中央红军村”,作为省级重点扶贫村,近年来在挂钩帮扶单位扶持下,大源村依托文化禀赋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以大源古建筑群、傩舞、赤膊龙灯等古文化内涵为中心的 “品古建群,看古傩戏,舞赤膊灯,登魁星楼”的古文化长廊,组建“大源傩”农家乐服务中心,开发“峨嵋峰—水埠水库—大源村”旅游路线,经营民宿32家、床位70个,吸引众多游客及高校师生前来观光写生。
目前,大源村初步完成戴氏官厅、古驿道、古门楼等古建筑修缮工程,配套完善路灯、景观池、生态护岸、石板路面、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土地流转,组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笋竹、高山茶、食用菌、山露等特色种植,带动7户贫困户(全村共11户)发展生产。
下阶段,大源村计划发展旅游开发项目,盘活土地、闲置房屋等存量资源,发展“农家乐”乡村休闲体验旅游项目,促进村民增收。
(记者 吴圣锦 文/图)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