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都”是怎样炼成的——福州
漆都·福州
福州亦福地,正是脱胎漆器与漆画的摇篮。正如福州脱胎漆器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然当代漆画的领军漆艺家已然突出。现在的福州是漆器漆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当代漆画正将漆工艺引领至漆艺术与当代艺术。让我们期待漆都更加灿烂的未来,期望中国漆艺术的再升华!
【福州脱胎漆器 】
福州脱胎漆器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特色的汉族传统艺术珍品,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的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享誉国内外。清宣统二年(1910年)以来,参加美国圣路易斯博览会、意大利觉兰多博览会、德国柏林卫生展览会、英国伦敦博览会和在美国芝加哥、日本东京,以及菲律宾、比利时、巴拿马等地举行的国际博览会,多次荣获特等金牌奖、头等金牌奖和最优奖等多种荣誉,曾被誉为“珍贵黑宝石”和“东方珍品”。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于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说到脱胎漆器在福建省福州市的发展历史,人们总要把它同"沈绍安"的名字连在一起,至今福州工艺美术界都以"沈绍安"三字作为脱胎漆器的正宗代表。福州脱胎漆器的首创者就是清代乾隆年间福州府侯官县(今福州市)漆艺人沈绍安(1767年-1835年)。
沈绍安首创的脱胎漆器技法,开创了我国漆艺文化的新面貌,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沈绍安进贡朝廷的脱胎菊瓣形朱漆盖碗,通高10厘米、口径10.8厘米,壁薄如纸,厚不及一毫米。乾隆帝见后龙颜大悦,亲自在盖内、碗心题刻隶书填金诗一首:"制是菊花式,把比菊花轻。啜茗合陶句,露掇其英。"乾隆帝的诗,生动地描述了沈绍安脱胎漆器的特点,足见当时沈绍安首创的脱胎漆器产生的巨大影响。
1898年,沈正镐、沈正恂选送脱胎漆器作品参加巴黎国际博览会,并获得金牌,从此福州脱胎漆器在国际工艺美术界崭露头角。接着,沈正镐、沈正恂以及沈正愉、沈幼兰等沈氏脱胎漆器世家产品先后选送参加意大利、美国、柏林、伦敦等地的博览会展出,获得了各种奖牌,声誉大振。
【福州漆画】
福州脱胎漆器艺术的发展没有停留在漆器本身,通过艺人们的努力,它还衍生出一个新的画种--漆画。1964年,从美术院校毕业的一些美术工作者把漆器装饰工艺技法用于绘画,创作出了一批漆画作品,首次以独立画种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受到首都美术界和群众的瞩目,福建漆画底蕴深厚,特色突出,是全国美展获奖总数最多、级别最高、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画派之一。从此福建漆画从实用美术进入观赏艺术领域。原来漆画是附着在漆器的器皿上,近几十年来,通过画家的努力,把漆器的一些装饰技法运用在平面上,来做成独幅画,这就形成了漆画。漆画都能淋漓尽致地加以表达,并突出体现了漆画语言的不可替代性。
作为中国现代漆画的主要发祥地,福建这片漆画热土孕育了众多带有独特风格的漆画作者,并涌现出诸如装饰风格表现、具象写实、主观变形、意象及抽象表现等几大创作风格,这些创作风格从绘画形式上丰富了漆画的视觉语言,同时引起观众的共鸣。如花鸟、静物题材的写实风格的漆画,有“气死猫”美誉的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获得者郑益坤的代表作《和平鸽》和《金鱼》堪称典范,而第九届全国美展金奖获得者苏国伟的《花季》,这一具有强烈装饰表现风格的漆画作品,取材于惠安女,几个身着华丽服饰的花季少女采用“分割透叠”构图手法创作而成,人物身影和丰富多变的髹饰技法完美融合,把技术美、材质美和形式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独特的创作风格。近些年来,福建汪天亮、唐明修、陈杰、陈金华、沈克农、汤志义、许剑武等漆画家以纯艺术的维度,在抽象性实验性题材上进行了富有开创意义的尝试,更加丰富了漆画题材的内涵,彰显时代性与民族性、本土性的特色,富有成效地尝试漆画创作观念的当代性转换。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