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农民工工匠”是怎样炼成的?

2016-04-29 11:43:59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重庆4月29日电(记者 陈国洲)4月27日,中建三局重庆分公司的工地上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授勋”仪式,10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工兄弟,被工友和企业评选为“十佳工匠”。

  戴上大红花,捧起“工匠”奖杯,获奖者们有点懵懵懂懂。但是,作为一个钢筋工,一年365天,天天扎钢筋,扎出的钢筋笼有了线条,有了造型;作为一个架子工,工友们在他搭的施工支架上攀爬行走,等于把性命交给了自己,所以一晃4、5年,没有一根支架出现过松动;作为一个测量工,别的不说,抬一抬手,用眼睛瞄一瞄,预估的数据与仪器测量的结果八九不离十……请来的专家评委说,这样就能当“工匠”。

  39岁的钢筋工王居友就是其中一位“工匠”。王居友只有初中文化,一年365天,天天在工地上扎钢筋,风吹日晒,下苦力气。如果你站在他的身旁认真看上那么一会儿,你会诧异地发现,粗苯、生硬的钢筋在他手中会灵动起来,一束束钢筋笼被他拦腰一扎就有了腰身,一个个焊接点被他一排列,就成了钢筋笼身上的装饰点,不仅好看,而且符合力学原理,结构扎实。

  工友们说,王居友大老粗一个却懂美学,是“张飞绣花”。熟悉他的人说,王居友不懂美学,而是懂琢磨。13年来,王居友大大小小干了十多个工程,跟了十几个师傅。师傅们干出的活看起来大差不差,但手艺各有不同,细心的王居友就开始琢磨、比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师傅们传递手艺的同时,也传递了耐心、专注和坚持,并在王居友的手上生了花。如今,他是工地上数一数二的“老师傅”。

  今年全国两会上,“工匠精神”登上政府工作报告。“从工人到工匠,一字之差却天地之别。”中建三局重庆分公司党委副书记龚怀东说,要弥补这一字之差,需要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需要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下了颁奖台,王居友一个劲地谦虚,不让别人称他“工匠”。他说,自己就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钢筋工。但是,如果千千万万个职工都学会了他“扎钢筋”的那套诀窍,那么我们的事业还会平凡吗?

【责任编辑:徐匆】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