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游昆明诗解读
云南黑龙潭
这首游黑龙潭的七律,可注意的有两点:一是发挥丰富的想象力,直认黑龙潭就是“龙宫”。把雨后松树杉树垂下的碧绿枝条,想象为龙的胡须;把潭水中跳跃的红鱼,想象为闪射金光的龙的眼睛。描写黑龙潭的景色,多么幽奇瑰丽!二是由唐梅的荣枯而发生的感慨。三十年前,林则徐曾游黑龙潭,看到唐梅有两株,一株已枯,一株还很茂盛,而现在连这一株也已枯萎了。他由此联想到人世的沧桑:外敌侵华朝政腐败,国事日非,自己宦海浮沉,身心交瘁,壮志未酬,不由得发出“卅载鸿泥一梦中”的沉重叹息。幽深的“龙宫”景色和抑郁的心情相交织,这首诗弥漫出一种悲伤的色调。诗的末联和五十二字的长注,是一曲对唐梅和时局的挽歌。
林则徐一行游完黑龙潭,由骑马改乘竹轿马车,穿城而过,来到大观楼。先是乘船在湖中游赏,接着登上大观楼远眺。近景是四厢怒放的鲜花,中景是千亩金稻飘香,远景是滇池烟波浩渺、西山如黛。面对如此美景,把酒临风,林则徐的心情一下子开朗起来,乐以忘忧,写下了一首热情奔放的律诗——
笋舆穿辙郭东西,载上轻舠息马蹄。
雨后浓园花四壁,水边香绽稻千畦。
栏干百尺横波立,楼阁三重压树低。
合乞文星留墨妙,长言休让昔人题。
自注:大观楼有百八十言长对,故云。
林则徐是政治家,也是当之无愧的诗人。一个“浓”字颇见功力,把雨后大观楼的艳丽景色刻画得准确贴切,十分精采。如果说,游黑龙潭诗的调子还比较压抑低沉的话,那么,游大观楼诗的基调则是昂扬明亮的了。两相对比,既反映了林则徐一天之内心情的变化——由阴转晴,也表现了他的鲜明性格。
林则徐是站在时代潮流前列的杰出历史人物。悲时伤事,心情不畅,只是暂时的,他不会一直消沉下去,昂扬奋进才是他的本色和特色。这一点,从本诗的末联更得到生动的证明。“合乞文星留墨妙,长言休让昔人题”。他在大观楼前欣赏孙髯翁的著名长联,却不甘拜下风。不但自己带头作诗,而且鼓励同僚留下佳篇妙句,不要让孙髯翁专美于前。这就是林则徐的性格:自强自信,气魄宏大,不畏强手,敢于碰硬。在船坚炮利、如狼似虎的英国侵略者面前是这样,在文坛高手孙髯翁的长联面前也如此。大诗人李白游黄鹤楼看到崔颢的诗,废然搁笔,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就不服输这点而论,李白比林则徐就略逊一筹了。
同游的程巡抚、孙学使奉林总督之命作诗,优劣如何,是否配得上“文星”的雅号,史无记载,不得而知了。但是,我们要深深感谢学使孙梧江先生,他珍藏林则徐亲笔写给他的这两首诗的信,留下了一份对我们云南有着特殊意义的珍贵历史文物。手迹辗转传承,最后归故宫博物院收藏,历经一百五十多年,安然渡过无数战乱劫火,完好如新。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纪念林则徐闽台书画展在榕开幕 将持续至8月20日(2015-08-10 16:48:07)
- 林则徐故居征迁地块现违建 已被依法拆除(2015-08-10 16:44:38)
- 林则徐雕像为啥都微皱眉头?讲解员:一生忧国忧民(2015-08-10 16:39:24)
- 追寻伟人足迹感念民族脊梁 小记者探访林则徐踪迹(2015-08-10 16:28:31)
- 林则徐故居七十二峰楼(2015-08-10 16:06:49)
- 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2015-08-10 15:51:21)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