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陈嘉庚和南洋华侨抗日

2015-07-13 16:30:41  来源:东南网
  

  二、 抗战爆发,领导华侨抗日救亡,慷慨捐献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陈嘉庚作为海外著名华侨领袖,领导着侨界一起抗日。新加坡各华人社团联合起来,成立了“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难民委员会”,陈嘉庚被推举为会长,立即开展筹赈救灾行动。 1938年10月在新加坡召开了南侨筹赈代表大会,参加的有英属马来亚、荷属东印度、菲律宾、暹罗、砂捞越、安南、缅甸、北婆罗洲、香港等地区代表160多人。大会通过决议,选举产生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成立21人的常务委员会,陈嘉庚当选为总会常务委员会主席,委员会办事机构设于新加坡。陈嘉庚作为华侨领袖地位也从此确立。

  在南洋筹赈总会的领导下,马来亚华侨万众一心,迅速掀起如火如荼的全民抗日救亡运动。自南侨总会成立后,各地筹赈工作有更大发展。1938年原定全南洋每月认筹国币400余万元,但到1939年年底,全年汇款额达7000万元,平均每月600多万元,较原定额多出五成。1940年,此数仍保持不坠。1942年1月,汇出三笔巨款合国币900余万元。此外,华侨认购的公债400余万元,属于义捐性质。

陈嘉庚和南洋华侨抗日

  在陈嘉庚的领导号召下,广大南洋华侨抗日救亡支援祖国

  南侨总会除了募捐工作外,还发动和主持其他救亡工作,如抵制日货、筹办制药厂、捐募寒衣、捐购卡车及飞机、征集机工回国服务、组织华侨慰问团等,对于支援中国抗战起了巨大作用。

  筹款运动牵动了千千万万华侨的心,连平日很少参与华侨爱国运动已成为“英籍民”的“海峡华人”,在马来亚华侨社会如火如荼的支援祖国抗战的热潮中也不甘落后,组织起来,开展义卖献金运动。

  献金抗日运动的成果究竟有多大?据郁达夫主编的《星洲十年》(星洲日报创刊十周年纪念)引用的资料显示,从抗日战争开始到1938年终一年半中,全马来亚华侨共购买抗战公债12,864,105元,献金义捐19,901,721元,合计共32,765,826元,当时全马华侨总人口2,105,895人,平均每人15元,按当时物价及实际消费水平,足够一个人三个月的伙食消费支出,足见当年筹款运动深入人心,华侨的爱国热情是多么感人了。

【责任编辑:陈玲云】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福网视听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