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导演”翟俊杰:三拍长征 艺术化传递正能量
央视网消息 三拍长征,是“红色导演”翟俊杰最大的骄傲。每一次拍摄他都力求做到:创新、突破、超越。翟俊杰说,他特别喜欢一句话,“传递正能量”,三拍长征就是艺术化的传递正能量。
第一次拍长征,是30年前的电影《金沙水拍》。翟俊杰试图通过讲述长征途中毛泽东以及他身边人的故事,营造一种悲壮色彩。
第二次拍长征,是20年前的电影《长征》。翟俊杰选择诗意化的表现风格,全景式地展现波澜壮阔、悲壮感人的岁月。
第三次拍长征,是10年前的电影《我的长征》。这一次,是一部红军小战士的成长史,从侧面视角体现长征精神。
电影《长征》,翟俊杰给唐国强、刘劲说戏
用长征精神拍长征
不爬雪山,不知长征苦;不过草地,不懂红军难。翟俊杰曾多次到井冈山、瑞金等革命根据地采风,希望获得更多灵感、更多故事,实现创新突破。
电影《长征》因为是全景式拍摄,剧组也严格按照红军当时的路线重走了一遍长征路。从江西到甘肃,剧组跋涉了整整8个月,当年红军爬过的雪山、走过的草地,他们全都体验了一遍。
演员朱媛媛当时才22岁,在片中饰演一位牺牲在沼泽地里的红军女战士。摄氏零度以下的高原缺氧环境中,她得把整个身子陷到沼泽地里,直到乌黑的水淹没她的脖子、脸,直到从外面看不见人,只看见水面上冒泡泡,而那时她正值生理期……为追求最好效果,这场戏一共拍了五六遍,最后通过时,朱媛媛差点昏厥。
用长征精神讲中国故事
与一些只追求电影票房而忽略观众感受的影视作品不同,翟俊杰所导演的电影作品充分尊重历史,主题突出鲜明,场面雄浑大气、震撼感人,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翟俊杰说,文艺工作者不能高高在上,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才能获得最真实、最动人的故事。他曾到赣南红色苏区采风,听说了一个故事。少女新嫁,婚后第二天,丈夫就随红军大部队长征,并牺牲在长征路上。少女等丈夫等成了老妪,等了一辈子,盼了一辈子,直到去世的时候还坚信丈夫会回来。翟俊杰亲自参与了这部专题片的编写录制,并给这部片子起名为《红土地上的望夫石》。老奶奶盼夫归的形象,就像是红土地上伫立的石刻雕像。这个故事就是从生活中来,如果不深入基层,可能连片名都想不出来。
翟俊杰拍军事题材电影的时候,经常告诉演员,不管是扮演八路军还是红军,都要实地去体验艰苦的生活。真正接触那里的环境后,强烈的反差本身可以让演员更加理解、更加靠近所扮演的人物。
在创作过程中发扬长征精神
“这三部长征作品的创作过程,实际上是我自己理解和发扬长征精神的过程。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者有机统一的艺术作品,是我的职责。”翟俊杰还想第四次拍长征。
“艺术创作,就是一步一步地朝前开拓,哪怕前进一小步,也比在原地踏步强,我觉得这是其乐无穷的事情。”翟俊杰拍长征,常拍常新。
对于长征精神,翟俊杰这样理解:“首先,长征体现了人民军队义无反顾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其次,长征是中华民族美德的集中体现,包括团结友爱、乐观向上、不怕牺牲和困难等;第三,长征也是对人类体能极限的一种挑战,血战、饥饿、寒冷都没有把红军吓倒。”
对年轻文艺工作者,翟俊杰有这样的期望:“我期望年青一代的影视工作者,能真正坚守中华文化,热烈拥抱现实生活,同时汲取先进的电影艺术理念,把国产电影、电视剧拍得更加精彩,不但服务于祖国和人民,而且能够更好地走出去,向世界艺术化地讲述我们中国的精彩故事。”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