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刘文奎:民间组织在消除贫困方面大有可为

2016-09-28 16:44:31  来源:今日中国  作者: 魏博
  

  中国是第一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前,中国政府正在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方略,决心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长期以来,民间组织在推动公众参与社会扶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时期民间组织如何动员更多的人关注扶贫,精准发力?对此,记者专访了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

  脱贫攻坚的民间力量

  记者: 民间组织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参与扶贫工作有哪些特点?

  刘文奎: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6年20国集团民间社会(C20)会议的贺信中指出,民间社会组织是各国民众参与公共事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动员和组织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是中国扶贫的重要内容,包括定点扶贫、东西协作扶贫以及国内、国际民间组织和公众参与的扶贫行动。据统计,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期间,民间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直接动员的各类扶贫资金和物资折款500多亿元人民币,占扶贫资金的28%,扶贫贡献率在30%-35%之间。进入21世纪,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民间组织在促进贫困地区教育公平、改善贫困地区卫生健康条件、提供及时人道救援和促进农村贫困社区发展等方面不断创新模式,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30年的扶贫经验使我们意识到:社会组织在消除贫困方面大有可为:第一,民间组织参与扶贫可以弥补政府扶贫的不足。民间组织不但可以募集社会资源惠及更多贫困人口,还能引进先进的项目管理、监测和评估经验,使扶贫工作更有成效。第二,社会组织可以创造形式多样的扶贫机制。如多方联动的筹资机制,参与式决策和使用机制,关注受益主体的能力提升机制。第三,社会组织参与全球扶贫行动,有利于各国的减贫经验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全球范围的贫困问题。

刘文奎:民间组织在消除贫困方面大有可为

  刘文奎

  记者:如今,中国扶贫系统以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为核心,公益组织如何精准发力?

  刘文奎:精准扶贫有这样两层含义:第一,扶贫工作对象要瞄准贫困人口。比如,工作地域是否在贫困县、贫困村等这些贫困地区,瞄准的是否是已经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这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指标。第二,扶贫工作注重效果。在瞄准扶贫对象之后,所开展的项目是否针对他们面临的贫困问题,然后对症下药,比如增加收入、提高农民自身的能力等,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状况,效果是衡量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

  公益组织要做到精准扶贫可以从三个方面发力:第一,要调动资源,发挥优势,动员自己的合作伙伴、相关合作方关注贫困地区;第二,项目设计要瞄准贫困户,注重扶贫效果,操作执行要关注到问题区域;第三,方法研究和创新都要注重效果,通过我们的工作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的生活状态,提高他们的能力。做到这三点,公益组织就可以在精准扶贫中发挥更好的作用了。

  创新扶贫形式倡导人人公益

  记者:如何调动具有相当数量的人群有效、高效地投身到慈善事业?

  刘文奎:公益组织在动员社会公众参与的机制上,要根据社会公众的需求,通过持续创新来呼吁更多的公众参与,推动新的扶贫项目。社会组织的原有机制不能动员足够的社会力量,为此应通过创新制定新的机制、新的办法、新的渠道,从而搭建好社会组织的参与平台,发挥好渠道作用。

  近年来,民间组织一直在探索如何推动全民公益,让更多人参与到公益事业当中来,而“倡导型公益”正是一种思路。所谓倡导型,不是向贫困人群直接送款送物,而是致力于公益理念的普及、公益活动的亲身体验,例如,曾经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在创新发展方面,中国扶贫基金会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倡导人人公益,呼吁更多的人参与扶贫。一方面,结合新的技术进步,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通网络募捐、微信捐款以及与支付宝合作搭建人人可公益平台;另一方面,结合一些有效的新方法,例如善行者公益徒步、“饥饿24小时”等活动,借鉴国际上流行的慈善模式,创造新的扶贫形式,引起大众的共鸣。

  记者:您提到的冰桶挑战、饥饿24小时等公益形式会不会引发“流于形式”“作秀”的质疑?

  刘文奎:通过体验,能让沉重的话题轻松,能把遥远的话题拉近。当前中国有大量登记在册的志愿者及志愿者组织。此外,在以往倡导型公益项目的实践中,也能看到公众对慈善事业越来越高的关注度,显示出社会在慈善领域的巨大潜力。但是,在传统的观念里,“慈善”“公益”是与老百姓略显遥远的字眼,似乎只有名人才有“做慈善”的资格和能力。但现在,“倡导型公益”的出现让“慈善”也成为普通人举手之劳的一件事。

  “互联网 ”时代公益扶贫谋变

  记者: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 ”正在改变一切,这将为公益扶贫带来哪些机遇?

  刘文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为扶贫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互联网扶贫”,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另一种思路,能够将贫困地区带入经济发展快车道。贫困地区农民面临最大的难题是农产品生产加工之后,由于路途遥远,运输成本高,再加上缺少市场经验,产品难以被认可,导致产品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如今,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了,电商扶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式,扶贫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扶贫基金会在电商扶贫方面做了很多探索,2016年3月,一枚有故事的果子,为震后重生的雅安果农带来了一份有尊严的收入。经过电商推广,短短3小时之内,10万斤雅安黄果柑全部售罄。这款特别的黄果柑,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善品公社电商扶贫项目的第一款产品。黄果柑的迅速售空,是公益组织探索电商扶贫新模式的一次成功实践。

  记者:目前一些电商扶贫平台流于形式,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刘文奎:电子商务的一个基本功能是在网上开辟一个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销售渠道。这几年政府和有责任感的企业在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方面投入较多,为农产品电商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是目前农民和互联网之间仍存在一条鸿沟。这条鸿沟是由三大瓶颈构成的:一是农户分散生产方式形成的规模瓶颈;二是缺乏有效制约导致的质量瓶颈;三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农产品信任瓶颈。这三大瓶颈不解决,农民很难通过互联网电商受益。现在我们通过善品公社帮他们解决这三大瓶颈,可以让电商扶贫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燕宇】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