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在长征和新长征的时光隧道中穿行
(周祖会向记者展示自己的蜂蜜柚子茶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龙腾 摄)
三
猕猴桃、柑橘、蜜柚、高山葡萄,
水果林漫山遍野。
8月31日,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水果林里,记者们置身在一片“甜蜜”的海洋。
80后周祖辉,曾在广州深圳打工多年,因为无法忍受和孩子的相思之苦,他返乡写下了自己的回乡创业记。
周祖辉“摸爬滚打”,他和湘西的高校合作,因地制宜地开发出了属于自己的产品:蜂蜜柚子茶。
菖蒲塘村富产柚子,产品原料来源不缺,加之他有独特的制作秘方,产品获得了市场的认可。目前,公司的直营店和加盟店有20多家,分布全国多地。
周祖辉已经开始从事农产品的深加工,可以想见,菖蒲塘村水果产业有着良好的基础。
菖蒲塘村是一个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也是廖家桥镇水果种植面积最大的行政村。三年以来,全村水果种植面积3700多亩,年产水果1300万斤,农业生产总产值3500万元。
为摆脱贫困,菖蒲塘村尝试引进猕猴桃、柑橘、蜜柚、高山葡萄等经济效益高的水果品种,试种成功后立即推广,市场步步打开;
为拓宽销售渠道,该村充分利用“互联网+农村产业发展”模式,请来电子商务专家能手进寨指导,发展电子商务,与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合作。2015年仅蜜柚就在网上销售近30万斤。
殊不知,曾经菖蒲塘村以“穷”闻名,“有女莫嫁菖蒲塘,塘上只长菖蒲草”。全村人均只有半亩水田、一亩多旱土,村民主要靠稻子、玉米维持生计,年人均纯收入才600元,日子过得紧巴巴。
依托水果产业规模开发,菖蒲塘村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发展之路,现在,菖蒲塘村的产业发展走在廖家桥镇,甚至是凤凰县前列。在菖蒲塘村的示范带动下,与周边村积极跟进,共同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
十八洞开,风起苗寨。
这个贫困的村寨,因为总书记曾走访慰问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而闻名全国。
如果要项目、要财政拨款,这对十八洞村来说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但如果这样脱贫,就是栽盆景、搭风景、做样子,也就会失去可复制性、可推广性。
在花垣县委驻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龙秀林看来:“扶贫最更重要的是精神面貌的改变,一定要激发出了内生动力。”
按照“不能搞特殊化,但不能没有变化”的要求,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从交通等基础设施入手,让十八洞村成功连接外界;从精神层面入手,让十八洞村全体村民“拧成一股绳”。
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将一条3公里长的进村道路,拓宽到6米,并改为柏油路面。连通外界后,大型旅游车辆可直接进村,前来参观的游客陡增。
此后,他们顺势启动乡村游,新修了梨子寨主停车场、公厕及1118米的游步道,实施民居改造及改水、改厕、改厨……新修的石板路、新扎的竹篾墙、新添的青片瓦……两年多时间,整个十八洞村,处处迸发着活力。
村容村貌大变,村民的精气神也更足了。
2014年,工作队和村支两委把十八洞村青年和民兵组织起来,成立十八洞村青年民兵突击队,勇挑精准扶贫的各种急、难、险、重任务。突击队员隆英足,是村里养猪大户。2014年,她牵头成立木兰养猪合作社,赊给贫困户仔猪和饲料,免费提供技术指导,18个贫困户入社养猪,“钱景”看好。
凝心聚力的效果明显,
更多的贫困户,有了更强的脱贫愿望并付诸行动。
6组村民杨秀富、龙拔二夫妇,在工作队帮扶下,开了一家羊肉馆,去年一举脱贫。客人有需要时,龙拔二还现场表演苗绣技艺。
十八洞的扶贫让村民们克服了“等、靠、要”的思想,从要我脱贫转变到了我要脱贫。“精准脱贫”的经验可复制、可推广。
三年的时间,由深度贫困村到136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由默默无闻的苗寨到乡村游的胜地,由“精准扶贫”首倡地到全国精准扶贫典型……短短两年多时间,花垣县十八洞村犹如凤凰涅槃,“精准扶贫”之花结出了“精准脱贫”之果。
——2013年11月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莅临菖蒲塘村视察,提出了“依靠科技,开拓市场,做大做优水果产业,加强脱贫致富步伐”的重要指示,
——当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访贫问苦,并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和“可复制、可推广”地重要指示。十八洞村成为了“精准扶贫”的首倡地。
——9月1日一整天,记者们追随着总书记的足迹,重走了这段难忘的旅程。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