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智造”解开良渚文明千年不倒之谜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9月4日讯(浙江民生休闲频道记者报道)
良渚文化是分布于环太湖地区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瓶窑两镇。距今5300——4200年左右,在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广袤土地上,良渚文化在这方美丽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了一千余年。而良渚先民打井修渠,建造水坝更令考古界、学术界赞叹不已,其中的塘山水坝更是被称之为“中国水利第一坝”。在强调实用和精巧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祖先的“杭州智造”是如何延续文明的。
良渚大坝塘山遗址
坐落在遗址北侧的塘山土垣,与天目山余脉及东苕溪走向完全一致,塘山遗址南起瓶窑栲栳山与南山,往北到彭公的毛元岭转弯向东,全长约10余公里,宽度40至70米不等,现存高度3至5米左右。它一经发现,即被考古界、学术界认定为“中国水利第一坝”。这条大坝防洪原理是中间堵、两头疏,堵疏结合,与大禹治水有相通之处。
良渚大坝塘山遗址
坐落在遗址北侧的塘山土垣,与天目山余脉及东苕溪走向完全一致,塘山遗址南起瓶窑栲栳山与南山,往北到彭公的毛元岭转弯向东,全长约10余公里,宽度40至70米不等,现存高度3至5米左右。它一经发现,即被考古界、学术界认定为“中国水利第一坝”。这条大坝防洪原理是中间堵、两头疏,堵疏结合,与大禹治水有相通之处。
良渚博物馆内塘山大坝的沙盘模型
已被考古学家们认定为“中国水利第一坝”的良渚塘山土垣,证实良渚先民已有防洪工程的同时,却也留下了一个疑问:塘山土垣遗址的水利设施主要是阻挡西北面的洪水,但不能阻挡安吉、湖州、德清等地的洪水,良渚先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经考古调查,终于有了新发现:先民们在原彭公乡北去湖州,西去安吉的三岔路口,向西顺山势走向,利用山与山之间山凹处,用人工堆筑了一道防洪大坝——“彭公大坝”,其巧妙的防洪功能,是良渚文明得以繁荣的一个重要屏障。
利用山凹人工堆筑防洪大坝。从彭公三岔路口向西至奇鹤村的奇坞山大坝,全长约6.5公里。而另一条大坝是从彭公奇鹤村马家山西南方向,堆筑至密峰垅山为止,全长为5公里。这两条为阻挡分流西、北两方洪水而建的大坝,大大减轻了塘山土垣遗址大坝的压力。
这座良渚先民人工堆筑的大坝,东西长约120米,底宽约60米,顶宽20米,高度10余米,东侧连接自然山体直到德清。上面5米为山上的黄泥,向下10余米则是青膏泥,堆筑十分考究,约20厘米一层,上面还铺一层蓆草,进行夯实再往上铺。
据了解,青膏泥上面铺蓆草,一是在夯筑时不会把泥土粘上来,二是能加固堤坝韧度与牢固度,有防止渗水的优点。使用青膏泥堆砌,这在良渚文化中仅见于彭公大坝。岗公岭地处山凹,地势较低,也较深,湖州、德清大量的来水都要往这里流,所以大坝建筑要求要宽且坚固,而青膏泥恰恰有这个优点。
这些大型水利工程修建年代很早,即使是在良渚文化早中期修成也应有4800年左右。从至今考古中良渚中心遗址群没有被洪水冲淹过这一点来看,证明它的修筑时间应该是更早一些,或是与良渚古城与王陵高台墓葬群产生的时间相同步,是我国历史上有据可考最早的水利工程。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