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没有变”夯实中国信心
第三,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基础和条件没有变。
从宏观战略看,“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这三大战略不仅为调速换挡中的中国经济提供了空间和动能,也为艰难复苏中的世界经济提供了机遇。其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类双多边产能合作基金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京津冀地区在交通、生态、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推动实施了一批带动性、互补性、融合性很强的重大项目。
从创新驱动看,中国经济正由劳动力、资本、资源三大要素投入,转变为创新驱动。企业更加重视创新投入、技术研发。8月15日在瑞士日内瓦发布的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首次跻身世界最具创新力的经济体前25强,较前一年上升4位,达到了高度发达经济体水平。在82项具体评估指标中,中国在高科技出口比例、知识型员工、15岁青少年能力(阅读、数学与科学)评估、公司培训等10项指标中全球居首;在全球性公司研发投入、知识与技术产出、无形资产等方面优势显著。
此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正在有力、有度、有效地推进和落实,一系列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政策相继出台,都将有力地助推中国经济稳步前行。
第四,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不再追求高增长,而是追求在经济增长速度合理下的结构优化,增强经济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从需求结构看,消费基础性作用持续增强。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3.4%,比上年同期提高13.2个百分点。
从产业结构看,近年来,我国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和居民消费相关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稳居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增速比第二产业快1.4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1%,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7%,比第二产业高22.3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新产业新业态方兴未艾,知识技术密集、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发展明显好于传统产业。顺应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大趋势,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总之,“四个没有变”深刻揭示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和未来走势,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立足点,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的基础。在充分认识“四个没有变”的基础上,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无论挑战多么复杂,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主动作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深化稳预期,用政策连续强信心,用创新驱动增活力,一定能促进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