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治国理政新实践•四川篇]四川藏区产业支撑奔小康

2016-08-24 16:21:38  来源:人民日报
  

  创新思路精心培育

  ——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

  通往松潘县山巴乡见培村的山路,是一条希望之路。

  村民邓真言培的家就在路旁。他家是建卡贫困户,家里4口人,2人享受低保。前年,县科技局帮助村里发展蔬菜产业,他种了6亩莴笋。高寒山区,莴笋晚熟一个月,村民赚了季节差价。他种的莴笋卖到成都市场,年收入上万元。

  见培村与著名的黄龙景区就隔着半匹山,可过去村民到景区要翻山越岭走半天。今年,当地动工兴修一条2公里快捷通道,拉近了见培村与黄龙的距离。年初开始,乡干部进村与“第一书记”一起蹲现场,力争今年国庆前打通。“到时我种的蔬菜、养的土猪土鸡就能在景区卖了,年底收入准能翻倍。”邓真言培笑声爽朗。

  “过去,我们靠挖虫草、采松茸来贴补家用,不知道风景也能变成钱。”稻城县香格里拉镇亚丁村村民阿佳卓姆说。稻城县委书记曾关和说,县委县政府在因地制宜培育产业上下力气,今年稻城的旅游收入创了历史同期新高。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四川藏区各地在培育村级主导产业中的普遍做法。

  丹巴县梭坡乡宋达村紧邻有“千碉之国”美誉的莫洛村,常年游人如织。“以前宋达村修建了观景台等公共设施,因为无人管理很快就毁坏了。”宋达村村主任布旦罗布说,今年县里转换思路,提出“旅游兴村”,相关部门帮助组建旅游管理机构,重新修建观景台、停车场、旅游厕所和综合服务点,然后“打包”移交给村里。硬件配齐,开张大吉,如今村旅游产业办得红火。

  2014年6月,石渠县色须镇达拢牧业发展合作社成立。在镇干部引导和帮助下,16户贫困牧民加入了合作社。从此,他们踏上了利用生态畜牧、特色手工业等优势资源探索产业扶贫的道路,年收入颇丰。

  “石渠是畜牧业大县,但依靠传统游牧,牧民增收难、发展难,扶贫效果始终难以提高。”石渠县委书记伍强说,色须合作社的成功运营,为牧民走出困境提供了借鉴:引导困难群众利用本地优势产业以“支部+合作社+市场”的形式,抱团发展。

【责任编辑:钟培培】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