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关注福州历史街区保护运营 唐街宋坊博览苑将施工
福州新闻网8月19日讯(记者 邱陵 通讯员 吴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福州,拥有三坊七巷、上下杭、朱紫坊等历史文化街区,底蕴深厚,人文荟萃,其保护开发运营历来备受社会关注。19日,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运营,市政协重点提案中建议,加快基础设施和场馆建设,多渠道展示闽都文化精髓,发展体验式旅游,实现保护传承与商业开发的和谐统一。
现状:基础设施不足 特色文化挖掘待加强
据了解,福州近年来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修复方面成果斐然。至2015年,《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正式获批,三坊七巷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揭牌,福州的历史街区保护已经从单个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保护发展到片区风貌特区的塑造,并拓展到整个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整治,也彰显福州独特的文化个性。
不过,市政协委员在调研中也发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比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撰的时候,预测的年游客仅132万人,但短短的五年后,游客量已经达到900万人之巨,导致原有的旅游服务设施严重不足。”提案同时称,三坊七巷、朱紫坊两大街区已由文物部门公布的文物点有189处,现在开发尚且不足,影响街区项目整体推进。
调研过程中,委员们也发现,特色文化的挖掘还有待加强。“以三坊七巷为例,许多游客参观,主要从南后街街头走到街尾,买些特产,吃些小吃,全程往往不超过3小时,较少能够到其坊巷深处探究,而且看到的多是实物,随着原来的老居民搬离,许多习俗和信仰逐渐消亡,难以充分挖掘文化的底蕴。”
此外,提案认为,文保单位修复和旅游开发存在不同步现象。例如,未形成多样化的旅游线路,未开发出游客必定要参与的项目和进行深度体验的项目,满足当前游客越来越高的个性化深度游。
建议:展示闽都文化精髓 大力发展体验式旅游
市政协建议,首先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进行基础建设,完善交通网络,配建停车场、公厕、消防等配套设施;其次,大力发展社区博物馆,将传统博物馆的遗产保护、传承、展示和宣传等功能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代社区的发展等相互协调,融为一体,实现保护与发展的统一。
在展示闽都文化精髓上,市政协建议,可加强与学术、科研机构合作,邀请有关学者开设闽都文化的讲座,并努力成为福州市召开学术研讨会的重要场所。“在传播形式上也要创新,通过‘印象系列’的声光电展示,引入‘DIY花灯’、‘中秋垒塔比赛’等互动性、竞技性、娱乐性强的形式,吸引年轻人回归传统,自发参与文化传承。”
对于一些商业老字号,由于旅游消费升级,观念更新,体验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在提供原有经营空间的同时,可展示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将其作为体验式元素,让游客亲身参与,激发创意活力,也是对传统营销手段的一种变革。
举措:唐街宋坊博览苑将进入施工 吸引民间艺人入驻
据介绍,2015年10月,原福州市三坊七巷管委会调整为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管委会(加挂三坊七巷管委会牌子),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负责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同时,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等3个历史文化街区国有资产的经营和管理。
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称,三坊七巷街区正在抓紧保护修复工程的扫尾工作。“街区东侧南街项目建设,现在已完成主体建设,目前正处于装修阶段;南街地下停车场正在建设;金斗桥考古遗址唐街宋坊博览苑已完成建设方案设计,待有关部门审批后即进入施工;街区消防规划也全面提升,第一期消防水压提升工程正组织实施。”
另外,朱紫坊、上下杭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修复工作正在开展。朱紫坊一期修复基本完成,二期府学里7号、文昌弄3号等6处建筑修复完成。上下杭保护修复工作完成了福州商务总会旧址、陈文龙尚书庙等文物单位的保护修复,基本完成三捷河沿岸三通桥南侧地块、宝寿堂地块、北岸隆平路游客中心项目主体工程建设,上杭路东段——隆平路北段整治已初具规模。
在弘扬闽都文化方面,制定了优惠政策,吸引脱胎漆器、软木画、寿山石刻、油纸伞、闽剧、十番等具有福州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和民间工艺相继入驻历史街区,打造传统手工艺、传统民俗、传统艺术的展示交流平台,营造体验式旅游氛围。
“今年,我们还将承办中、日、韩建筑师论坛,地点就在三坊七巷街区,研讨三个国家在建筑保护和设计理念方面的课题。”相关负责人说。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