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开发区发力“智能制造” 为供给侧改革增速
星云电子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工况模拟测试系统。(资料图片)
福州日报8月12日讯(记者 林洛羽 通讯员 王彦 许琳晶)近日,福州开发区正式获批福建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每年将获得500万元省级建设专项资金,并将在相关政策方面获得省级大力扶持,这对正开足马力由“制造”向“智造”转型的福州开发区来说,无疑又添了一把“柴”。
自《马尾制造2025行动计划》战略发布以来,福州开发区制造企业纷纷转型升级,以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为导向的产业升级正是破局手筋,成为开发区在降成本、补短板等方面供给侧改革的排头兵。
推动“智能制造”
打造马尾“工业4.0”
在30余年的发展岁月里,福州开发区这个老牌工业区的制造业始终是马尾区的产业“龙头老大”。然而,老旧的工业形态逐渐暴露出产能不足、人力成本增加等问题,并在近年来受到市场需求改变、技术创新的巨大冲击,产业升级压力不断增加。
有鉴于此,去年8月,马尾区制定出台了《马尾制造2025行动计划》,提出开展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加快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建设等,推动“智能制造”,打造马尾“工业4.0”。
实践证明,计划出台后没多久便取得了丰厚回报:去年开发区共推进10个智能技改项目,总投资28.6亿元;今年增至20个,新增10个,通过智能技改,企业实现“机器换工”和产品智能化更新换代。
福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指出,“马尾区在智能制造方面已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产业基础良好、转型空间大,是开发区掘金“智能制造”的独有优势。
两大优势引领“智造”之路
“目前,马尾智能制造方面的最大优势,体现在移动终端配件制造和软件研发设计两大方向。”马尾区经信局技术进步科科长杨文凤告诉记者,开发区的产业基础和产业引导是两大特色产业形成优势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福州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拥有良好基础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区内主导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年产值达到500亿元。特别是在信息感知与识别、数据传输与处理等核心技术及传感技术等支撑产业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上润传感器技术、新大陆溯源系统技术也达国内先进水平,创高智能家居、智能安防产品均国内领先,移动终端相关配件制造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优势。
软件研发方面,为推动智能制造技术进步,开发区与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在区内设立实验室福州基地。目前,该基地已经与伊时代、赛虎等开发区企业开展合作,为企业提供人工智能识别、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等技术服务,与伊时代合作研发的“网剑”品牌系列产品年创收5000多万元,与上润精密等一批智能制造企业也在积极接洽中。
培育“智造”生态产业链
为助力智能制造企业“健康”成长,福州开发区大力整合区内公共服务资源,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和企业参与的智能制造公共服务体系,为马尾的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的社会化服务。
积极构建五大服务平台,着力培育“智造”生态产业链,这些平台包括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制造与系统技术研究中心、自贸区公共服务平台、两岸物联网示范中心、多层次资本交易中心、两岸青年创业中心,涵盖技术研发、市场服务、投融资、人才、业务代理等各领域,重点突出两岸交流合作、智能技术推广应用、物联网产业链升级及自贸区金融创新等功能,致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福州开发区出台了《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扶持重点产业和企业挖潜提升的若干规定》《福州开发区关于促进产业龙头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对智能制造企业进行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扶持。仅去年就兑现区级企业技改、技术创新扶持资金1700多万元,其中技改125.5万元,技术创新120.1万元,龙头1478.2万元,名列全市前茅。
量身定制的配套政策,实实在在的资金扶持,让福州开发区的“智能制造”拥有了不俗的推动力和强大的发展后劲。根据《马尾制造2025行动计划》的布局,到2025年,福州开发区将力争实现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超过60%,“两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85以上。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