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红色故都 今朝更好看——“共和国摇篮”瑞金脱贫攻坚观察

2016-06-11 09:47:46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昌6月10日电(记者郭强)粉墙黛瓦、绿树掩映,一幢幢客家特色的新房错落有致……一进入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镇洁源村,一幅乡村美景映入眼帘。

  而在几年前,洁源村却完全是另一副模样。

  作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村庄,在苏区时期,当时仅千余人的洁源村共有186人参加红军和在苏维埃政府工作,105人为革命牺牲。由于战争的创伤,贫穷落后几乎成为洁源村的代名词。2011年,当地人均生活性支出仅968元,近七成村民住在土坯房中。

  “十二五”期间,江西省在洁源村实施以村庄整治为主体的十大扶贫项目,从此,这个村庄驶入发展快车道,曾经破旧的危旧土坯房变成一栋栋漂亮的小洋房,村里新建了敬老院、幼儿园、休闲广场、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

  洁源村的变化是“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瑞金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

  1931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这里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并领导广大军民在以瑞金为中心的红土地上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与全国其他革命老区一样,由于地处偏远、区位条件不佳,再加上战争的创伤,瑞金经济社会发展一直较为滞后,脱贫攻坚与振兴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红色故都”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由此,一场前所未有的精准扶贫攻坚战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拉开。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搬迁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保障扶贫六大攻坚战,“红色故都”吹响了嘹亮的脱贫攻坚“冲锋号”。

  瑞金市委书记许锐介绍,2011年以来,瑞金市已累计帮助9.7万余名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28.37%降至2015年底的10.09%。

  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华屋小组的后山上,17棵青松见证了“红色故都”的变化。

  当年红军出征前,17名烈士视死如归,栽下17棵青松守望家乡。几十年来,青松从幼苗长成了大树,但它守望的村子却没有多少改变:2012年,全村119户462人中,五保户、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和贫困户等四类家庭共有61户203人,占全组总人口的43%,年人均纯收入仅2000余元,其中还有103户农户居住在土坯房中。

  而在新一轮脱贫攻坚战中,通过安居和产业扶贫,这一切逐渐成为过去。

  今年春节,17烈士之一的华钦梁的儿子华从祁一家终于大团圆了。过去他家只有3间土坯房,4代20多口人同堂,过年几个儿子只能轮流回来陪老人。通过土坯房改造,如今华从祁一家住进了一栋两层半的小楼,过年时几个儿子全都回来了,全家在新房子前拍了一张全家福。照片中,年过八旬的华从祁在儿孙们的簇拥下,满脸幸福。

  站在远处眺望,如今的华屋小组焕然一新,后山的青松愈加苍翠。

  “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华从祁说,现在村里正在对他们原来居住的土坯房进行装修改造,未来将结合村里的红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他们可以从中分红,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

【责任编辑:陈颖】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