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船政文化研讨会6月举行 探讨船政与孙中山海防思想

2016-05-30 15:46:20  来源:福州晚报
  

  由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玄孙女、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沈骏领衔的团队,以详尽的史实考证得出结论:投考福建船政学堂曾是孙中山青年时代的理想,后因马江海战福建水师全军覆没而壮志难酬,并因当时中英文报刊刊登了“中方官兵在马江海战中伤亡惨重,且伤员无人医治”,继而激起习医的决心。

  下月中旬在福州举行的“海峡论坛·第七届海峡两岸船政文化研讨会”,将集中探讨“船政与孙中山海防思想”。本届研讨会由福州市政府、台盟福建省委、福州市政协、福建省文史研究馆主办,福州晚报与马尾区政府承办。

  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沈骏、山东大学教授孙武安、华中师范大学馆员古清联合完成的这一课题中,对孙中山青年时代想来榕投考船政学堂当海军的理想有这样的记录:

  在罗家伦、黄季陆编纂的《国父年谱》中,简要提到孙中山青年时代曾志愿当海军:“初思投考陆军或海军学校,不果,继思研习法律,终乃选定医科。”在吴相湘编著的《孙逸仙先生传》中,则有如下较为详细的叙述:“孙中山青年时代在学校求学时,对自己的前途方向,时常怀抱各种不同的理想……”他在檀香山时听老师讲范仲淹的名言——不为良相,当为名医。从此,他有了当医生的念头。“后来,孙先生转学香港,对于未来方向时时在念,有时想学习法律,有时想投身海军,这些都是御侮图强的实际工作。”但是,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8月法国舰队在福州马尾港突然袭击中国军舰,虽然爱国官兵奋起回击,双方激战,但福州马尾造船厂和十余艘军舰被法国舰队轰毁破坏。这不幸的消息不仅使孙中山“前往投效海军的报国壮志无法实现”,“外国人的强,中国的衰弱不振,更使孙先生痛心”。当时中英文报刊曾经刊登,在马江海战中,中方官兵伤亡惨重,而且伤员无人医治。孙中山由于对受伤官兵的同情而激起习医的志愿。1886年,他到广州进入博济医院附设医科学校。总之,孙中山想进福建船政学堂当海军以强国的理想,因中法战争法国军队对福建船政局的毁坏而未能实现,而对受伤的广大中方官兵的同情和对军队没有救护设备的愤慨,则是促成他改学医科的重要原因之一。

  1912年,家在福州宫巷、毕业于船政学堂的海军总长刘冠雄邀请并陪同孙中山访问海军江南制造局。同年4月6日,孙中山参观了江南制造局,并参加了在海军事务处举行的“西式茶点茗谈”。席间,刘冠雄用浓浓的福州腔,朗诵了为孙中山特作的一首诗:“廿年几次失交臂,何幸相逢在此时。大地春回新汉祚,愁云手拨踊朝曦。正欣接座通音欬,可叹无端又别离。长愿苍生沾德泽,感言永寿祝临岐。”依沈骏等考证,诗中表达了刘冠雄与孙中山多次失之交臂的遗憾,也包括因孙中山没能进入福建船政学堂“失之交臂”的遗憾。

  (福州晚报记者 刘琳)

【责任编辑:黄新锦】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