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大葱均价飙至历史最高 "葱击波"怪圈无解?
综合分析下来,气候竟成为葱价的决定因素。这似乎进一步印证了“葱击波”无解的悲观观点。不免令人担忧的是,尝到甜头的葱农,极有可能在下个产季一哄而上,再度触发滞销危机。
事实上,这样的教训在漳浦引种大葱的近20年间,几乎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一方面,源自个体决策与大市场脱节,小农经济的天然缺陷被放大;另一方面,小宗农产品生产者大多有赌徒心理,赌注的底气,来自热销年份的利润完全可以抵消滞销年份的损失,并且有盈余。
既然“看天吃饭”失之于“赌”,那么,发挥市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否能另辟蹊径呢?当地农业系统
人士坦言,当前无能为力。专家学者开出的药方,在现实面前,往往集体失灵或作用有限。比如,地方政府加强供求信息研判预警机制建设,但全国一盘棋的信息平台始终难产。“怕担责任”的地方政府在引导时也显得畏首畏尾,农户则更加信奉“靠政府不如拼概率”。再比如,具有更强大市场应对能力的规模化生产组织,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土地流转等障碍难以克服。此外,金融保险、产业链多元延伸等新型手段,也更多停留于表面。
大葱带来的困惑,在诸多农业产销领域都有体现。除了著名的“姜你军”“蒜你狠”,光是在漳州,去年就出现了荔枝、香蕉、蜜柚等滞销危机。其背后的成因大同小异,共同体现着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阶段性弊病。
这是否就意味着,面对“葱击波”式怪圈,只能听天由命?当然不是。农业是一门驯服的艺术,对象包括风云变幻的大自然,也包括瞬息万变的市场。破解农业产销困局,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变革大背景下的重要议题。这个过程,显然不是一个信息平台、一个险种、一场政府协调会就能一战告捷的。它涉及农业生产方式、组织形态、营销手段、产业链拓展、产业融合、政府公共服务、金融保险配套等方方面面久久为功的可持续深度变革。
迎战“葱击波”式怪圈,不能完全寄希望于理性有限的个体生产者,而应该由政府、市场、社会多方聚力。如何利用大数据让市场信息研判预警更加精准?如何克服规模化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用地障碍?如何开展更加流畅的产销对接?如何引科技下乡,改造并延伸产业链条?如何发挥金融、保险的杠杆作用,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 如何集聚各路资本,以农业资本化撬动农业现代化……当这些命题有解,“葱击波”式怪圈或可跳脱。
专家学者开出的药方,不少是被海内外实践证实的可行之道,并非纸上谈兵。而要变蓝图为现实,只有具备高瞻远瞩的胆识和行稳致远的坚持,才能医治我国农村产业的痼疾,才能有效突破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阶段性瓶颈。
(记者 张辉)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