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纪实:潮起八闽再扬帆
工业转型 生态改善
瞄准本省工业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这一主要矛盾,福建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福建省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福建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和路径。
泉州市作为“中国制造2025”首个地方试点,“数控一代”快速上升,产业规模初具,全市数控企业已达300多家。随着中科院、华中科大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泉州落地,并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一批龙头企业开始崭露头角。按照规划,从2014年至2016年,省里及泉州市联手投入7000万元直接扶持资金,将促进泉州装备数控化率达70%以上,重点应用领域生产效率将提高20%以上。在晋江,一套经编间隔织物自动断线检测系统让晋江华宇织造公司坯布合格率从80%升至95%以上,每名员工原来管理2台经编机,现在管理20台,年节约成本5000万元。
与工业转型相伴的是生态的持续改善。作为全国森林绿化率居首位的省份和国家确定的首个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今天的福建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生态保护。去年9月,两个设区市因环境问题整治不到位、减排工作滞后、监管能力薄弱等被省环保厅通报,被要求限期递交整改方案,报送整改报告;10月,福建三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等30家企业由于污染环境,被列为省级挂牌督办;11月,石狮警方对当地一家违规排污的渔业公司负责人作出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这是继去年6月泉州首起因违规排污而被处行政拘留案件后的第二起。
清除污染水源的养猪场、关闭破坏环境的企业、拒绝入驻的污染项目……去年以来,福建掀起一场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风暴”。仅去年前8个月,全省检查企业近2万家,责令708家企业停产整顿,1627家企业被要求限期整改。
“环保风暴”的背后,是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生态环境质量要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又要尽早缩小与东部发达省份的发展差距,保持比全国高一点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这意味着,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和难度加大。去年,福建在全国率先对各县、市、区开展林业“双增”目标年度考核,将森林覆盖率作为各地生态保护的重要指标,并建立起森林资源保护问责机制。排污要花钱,减排能挣钱。自2014年举办全国首场排污权交易以来,全省排污权交易金额达到1.01亿元,参与企业190家,达成交易422笔。排污权交易通过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将节能减排外在政策压力转为内生经济需求。
红利惠及民生
73.5万贫困人口、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2200个需要帮扶的贫困村,这些数字对福建来说是沉甸甸的。摆脱贫困,是历届省委、省政府数十年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课题。福建省委书记尤权说,“全面深化精准扶贫,不是做选择题,而是做必答题,抓好落实尤为重要”。作为全国最早开展扶贫工作的省份之一,2015年福建通过明确精准帮扶举措,完善挂钩帮扶机制,在人才、资金、项目上拿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改革红利反哺贫困人口,扶贫攻坚取得扎实成效。全省各级选派了2349名党员干部驻村任职,确定了179个省直和中央驻闽单位挂钩帮扶。去年全省投入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帮扶资金4.06亿元,实施造福项目1743个,完成了造福工程危房改造20万人和年度减贫20万人的任务。
在将23个重点县确定为扶贫开发主战场后,福建于2014年取消对34个县(市)的GDP考核,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考评方式。省里要求力争“十三五”时期实现福建原中央苏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到2020年人均主要经济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2015年,福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0%。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5.9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4.0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2.41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9.9%、140.2%和106%。
2015年,福建各级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同时,引导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鼓励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志愿者提供公益互助服务,实现老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共赢。就业创业方面,突出以发展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托底帮扶就业,实现就业对象从“扶弱”向“扶众”转变,从“单纯就业”向“经济产业政策与就业联动”转变。通过三明医改综合试点等探索,推动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完善。2014年和去年前三季度,在财政收入增幅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全省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均超过75%,保持了刚性增长。
(记者 石伟)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