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孙辉承若公司旧衣处理流程 市红十字会愿帮助
位于江南水都美域的“绿箱子”
【创业者回应】
部分旧衣捐赠
部分做成拖把等
这名薛姓负责人名叫薛孙辉,记者联系上他时,他还在四处收衣服。他告诉记者,自己做的都是光明正大的事。
薛孙辉很年轻,才28岁,是将旧衣回收箱落地福州社区的第一人。据其介绍,他是在杭州看到当地的“熊猫回收箱”后,单枪匹马到福州推广。他说自己从农村走出来,看到城里很多人把旧衣服扔掉,觉得很浪费,就想循环利用。从2014年12月开始,他自己设计箱体,联系物业处,说服社区,安放回收箱,还于2015年成立了美兰环保公司。记者在工商网站查到,该公司全名为福建美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经营范围是环保科技研发、环境污染治理等。
薛孙辉说,旧衣到仓库后,第一步就是挑出好的衣服用于捐赠,不能捐赠的分拣后送往浙江相关工厂,做成擦机布、保温毡、蔬菜大棚保暖被等再生产品,一些棉料的则做成拖把,回馈社区居民。
他说,自己曾联合师大研究生支教团将10箱衣服捐赠给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三关完全小学,另有50箱衣物捐赠给其他学校的贫困儿童。师大研究生支教团团长高演证实说,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美兰环保联合他们捐赠衣物数百箱,运费均由薛孙辉出,薛孙辉还找朋友一同捐赠了MP3、手表、坐垫等。
“由于我们没有政府补贴,到目前为止,一直在贴钱。”从事这一项目,薛孙辉说走得很艰辛、很无助。“家里的钱,包括父母的养老钱,我都砸进去了。”薛孙辉说,一个箱体成本1200元,回收必须达到一定量,企业才能维持运营,但他目前已经没有资金继续投放,甚至捐赠山区的运费他都吃不消,“过年前已和五凤社区洽谈好了,但现在缺资金,不得不重新考虑。”
据了解,薛孙辉在鼓楼区、仓山区、台江区投放了600多个点,福州市区三分之一小区都设置了旧衣回收箱。
对于最近外地媒体曝光的上海旧衣回收箱利益链事件,薛孙辉说自己的公司都是把旧衣服用在正途上,由于资金有限,公司员工基本是亲人朋友,不会存在私下转包流入二手市场充当黑心棉的情况。
【律师说法】
回收初衷很好
应更公开透明
昨日下午,记者跟随薛孙辉探访了他的仓库。这间700多平方米的仓库配备有专业的消毒设备。记者看到,5名女工将堆积如山的旧衣按照四季分类。一名女工介绍,看到比较好的衣服会事先挑选出来用于捐赠。
在一间小屋里,记者见到挂摆整齐的童装以及两台消毒设备。薛孙辉介绍,大多数捐赠的是童装,经过清洗、消毒、打包后,再发送给贫困山区。如今越来越多市民接受“绿箱子”回收这一模式,衣服回收量一直在增长,不过也存在质疑和非议。
在江南水都,一些居民告诉记者,自己并不愿意把衣服投入“绿箱子”,因为并不清楚去向,担心衣服被加工成黑心棉,或者被人当成“二手衣”贩卖。
据了解,在上海旧衣物回收箱事件中,有些箱体被走街串巷收垃圾的小贩承包,导致旧衣物直接流向二手市场或焚烧炉,不仅传播疾病、污染环境,还跟政府倡导的垃圾分类背道而驰。而记者了解到,目前在我国,无论是卫生、质检、工商部门还是民政部门,都没有专门针对旧衣服出台相应的管理政策。
但仍有不少居民认为,旧衣回收的观念很好。“这类环保公司出发点挺好,为公益架起了桥梁,但也有所欠缺,那就是还不够透明、公开。”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丁兆增表示,应该让捐赠衣物的居民能跟踪旧衣的去向,捐得心甘情愿。一名去过杭州的郑先生建议,可以在箱体上标注旧衣服的回收利用流程图,做到更透明,或者与市民互动交流,分享每次捐赠衣物的信息。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