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水稻产量调控“密码”破解 单株产量增加16.6%

2015-12-24 07:25:15  来源:福州日报
  

水稻产量调控“密码”破解 单株产量增加16.6%

  GL2特异性地调控籽粒大小而不改变株型的成果对比。图中BBB为小粒水稻品种,RW11为大粒水稻品种,NIL-GL2为利用GL2改良的品种。

  福州新闻网12月24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廖云岚 通讯员 黄献光)昨日记者从省农科院获悉,12月22日,最新一期国际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子刊《自然·植物》,发布中国科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的联合研究成果。他们从稀有大粒水稻品种“RW11”,发现并克隆控制水稻粒长的显性关键因子GL2,成功破解了调控水稻籽粒大小与产量的分子机制。

  此前,7月23日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的《自然》主刊发表了福建省农科院低甲烷高淀粉水稻育种研究论文,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遏制全球变暖提供新思路。11月2日《自然·遗传学》又发表了福建农林大学破译菠萝基因组的论文,有助于品种改良与产业发展。《自然》出版集团一年内三次发布福建省的重要科研成果,表明我省科学家开创性研究获得国际科学界的广泛认可。

  福建农科院水稻所赵明富研究小组与中科院遗传所储成才研究小组,经过10多年的合作研究,从稀有大粒水稻品种“RW11”的第二条染色体上,发现并克隆一个控制水稻粒长的显性关键因子GL2,通过常规杂交,将“RW11”中的GL2回交转育到小粒水稻品种“博白B”之中,使水稻籽粒灌浆速度明显加快,千粒重增加27.1%,同时分蘖数、穗粒数也有显著增加,从而使单株产量增加16.6%。

  科研人员将GL2基因,通过杂交技术,导入到3个不同的水稻品种,经过田间小区试验表明,水稻产量分别提高6%、13%和14%。

  据了解,这项研究先后获得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得到农业部、中国科学院和福建省农科院等多方面的帮助。

  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的高峰,需要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以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据农业部统计,2014年,福建省水稻总产量497.2万吨,我国水稻总产量2.09亿吨,全球水稻总产量约7.34亿吨。若这项成果得到大面积转化应用,按照小区增产平均值11%来推算,预计每年的增产潜力,将使福建水稻增产56万吨、我国水稻增产2300万吨、全球水稻增产8074万吨。

  福建省农科院将按照有关规定,在科研经费方面重奖赵明富研究团队,并尽快促进该成果的转化应用,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责任编辑:伊宁倩】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相关新闻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