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四个不变”回应唱衰中国论

2015-11-25 11:28:4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罗兰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罗兰

  临近年底,西方社会唱衰中国的论调又沉渣泛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参加2015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时指出,今年,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总的看,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同时,中国经济正经历着改革阵痛,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

  增速位居世界前列

  经过长期高速运转后,中国经济这列疾驰的快车如今已到了减速整修的时段。专家分析,虽然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9%,但仍处于适度较快的发展区间,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同时,物价基本稳定,居民收入增长,就业稳定。这一切都表明,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从长远看,增速放缓还有许多益处。“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有利于改善市场供求关系,缓解资源环境和物价上涨压力,把工作着力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保持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由此显示,中国经济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大格局。”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说。

  “当前中国经济状况仍在预期之内。”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说,中国经济增速预计将保持在7%左右,并且这一状态可能持续4到5年的时间。“即使增速放缓,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达到30%左右。”

  进入调整结构阵痛期

  降速不减势,增速回落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调整结构提供了有利时机,今后完全有可能使追赶的步伐更快。楼继伟透露,今后5年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包括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也要在2020年前完成。据悉,在此过程中,中国经济将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更多依靠消费拉动。

  事实上,过去长期发展打下的良好基础,为今天调结构提供了可能。“经济韧性好是因为经过改革发展,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较为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形成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潜力足是因为我国经济有着庞大的内需市场和投资前景,在外部环境持续疲软情况下,内需将继续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回旋空间大是由中国人口众多、地域面积广、区域差异大、消费层次多等因素决定的。”胡怡建分析称。

  目前,调结构成效逐渐显现。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1.4%,比上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4.1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9%,比上半年提高2.2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出22.2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拉动GDP累计同比增速4.0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4%,较上年同期提高近1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7%。

【责任编辑:陈玲云】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