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李克强吉隆坡百忙日程中为何专程要去马六甲?

2015-11-23 15:55:50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杨芳
  

李克强吉隆坡百忙日程中为何专程要去马六甲?

  李克强总理的出访日程,常常精确到以分计算。此次访问马来西亚密不透风的外交节奏,更令外交部工作人员摇头发愁“太难安排”,一些高端会见甚至只能“见缝插针”。然而11月22日这天,李克强腾出一整个下午,专程到访距吉隆坡150公里以外的马六甲州,返回吉隆坡时已是夜里。

  除了简短会见州元首夫妇,观看中马工业园项目沙盘并听取介绍外,其他几项行程似乎与吉隆坡的“紧张外交”反差不小——俯瞰马六甲海峡远景、参观巴巴娘惹博物馆、参观郑和文化馆,并在“三叔公”特产店与当地的新老朋友见面,品尝当地特色小吃。

  可千万别以为总理“观光”去了。这样的安排,其实大有深意。马六甲之行,我们可以理解为中国总理借此向世人宣誓中国的和平信仰。

  600年前,郑和在这里开启的和平事业,当代中国也将加以弘扬。李克强以亲身踏上这块土地的行动,传递了强烈的和平信念,以及对郑和这样先贤的敬意。

  这已是李克强此访第三次对和平的明确宣誓。第一次是通过文字。在马来西亚当地主流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里,他以相当大篇幅写到了郑和:“他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来到这片富庶之地,并没有搞掠夺,也没有搞扩张,更没有搞殖民,留下的是当地传颂了几个世纪的善举和义举。郑和维护正义、兼济天下的事迹,正是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睦邻友好的思想精髓,也是地区国家绵延至今的共同精神财富与文化基因。”

  第二次是通过语言。在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李克强说:“早在15世纪初,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着世界上最庞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曾五次经过马六甲海峡,远航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去的不是血与火、掠夺和殖民,而是瓷器、丝绸和茶叶,是中国人民的友谊和祝福。600年前,这片海洋就享有和平稳定和航行自由,600年后的今天仍然如此。”

  这是有理的主张,也是有力的回应,因为“本应通过直接当事国谈判协商解决的南海争议问题,被炒作成南海和平稳定和航行自由问题”。李克强进而指出:“实际上,各国依照国际法在南海自由航行一向不存在障碍。”

  在出席东亚系列峰会以及多场双边的百忙日程中专程到访马六甲,则更是行为的和平宣誓。在这块郑和曾经停驻并参与开发的土地上,李克强与当地民众互动时说:“郑和是我们的老祖宗,他的精神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是我们的‘祖传遗训’。我这次来马来西亚,也是继承祖先传统,追求和平,追求友谊,解决矛盾,推动交流。”

  郑和留下的精神遗产是什么?在郑和文化馆可以看到,就是“遐迩相安无事,共祈天下太平之福”的宏愿。在巴巴娘惹博物馆可以看到,就是多元文化、民族融合。郑和下西洋促进了华人对南洋的开发,从此中国移民源源不断来到这里,与当地人通婚后生下的男子叫“巴巴”、女子则称“娘惹”。巴巴娘惹被公认为代表了和合文化,和谐、合作,追求和而不同。

  郑和所象征的,不仅是航行自由,还有宗教自由。他有穆斯林身份,马来西亚成为伊斯兰教国家,与郑和到访马六甲密不可分。同时他在信奉佛教的国家又尊重当地民俗,虔诚礼佛,不以宗教为畛域。

  马六甲海峡是“咽喉要道”。李克强带着对郑和的敬意,登高俯瞰海峡远景,这样有特殊意义的访问行程不由让人心生感触:越是战略要冲,其实越应该成为和平见证。

  在马六甲,李克强说:“郑和的‘和’,是和平、和谐,也是包容。”相隔600年,马六甲迎来了两位和平使者,也见证了“和”的事业源远流长。

【责任编辑:陈玲云】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