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清代伊桑阿墓华表修复后重立 曾被盗毁断成三截

2015-11-12 16:33:35  来源:法制晚报
  

清代伊桑阿墓华表修复后重立 曾被盗毁断成三截

  断裂的华表柱被粘接起来,但伤疤犹在

清代伊桑阿墓华表修复后重立 曾被盗毁断成三截

  两年前华表被拽倒断成三截,如今已被修复

  摄/记者 崔毅飞

  法制晚报讯(新闻观察员 马志璞 记者 崔毅飞)伊桑阿墓是保存相对完好、规模较大的清代大臣墓,同时也是市级保护文物。但2013年初这里的一座华表遭“破坏性偷盗”,断成三截。近日古墓启动大修,断裂的华表柱被重新竖立,被盗毁的蹲兽、莲盘、云板都一一由仿品替代。

  伊桑阿墓位于房山区韩村河镇皇后台村。古墓的三合土宝顶虽然在文革时期被毁,但伊桑阿墓仍是我国保存相对完好的清代大臣墓之一。从上世纪90年代起,盗墓团伙就成了这里的“常客”。

  2001年,“伊桑阿墓石刻”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盗墓活动却并未停止。2013年初,一伙盗墓人在夜色的掩护下,潜入墓地偷盗华表顶端的莲盘,他们用绳索将华表拽倒,导致华表柱断成三截,雕工精美的云板被摔得粉碎。本报曾予以曝光。市文物局表示,将尽力完善保护措施。

  近日,古墓开始了大修,相关部门组织工人对7000平方米的墓地进行平整、修建围墙。对墓碑、华表、石狮、牌坊等文物,也进行修复和保护。断开的华表柱,被粘接起来重新竖立,但断口处的伤疤却难以消除,被盗毁的蹲兽、莲盘、云板都一一用新造的仿品替代,呈现出新旧搭配的风貌。

  据当地村民讲述,过去时常有团伙,夜里开面包车来盗墓。四座华表上原各有一尊蹲兽,其中三尊被盗,另外一尊被文物部门收了起来。

  据记者了解,伊桑阿墓大修已基本完工,将作为遗址公园,供游客免费参观。

  伊桑阿(1638~1703年),满族正黄旗人,清初大臣,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伊桑阿墓是保存相对完好、规模较大的清代大臣墓,对研究清史、清代官员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

【责任编辑:钟培培】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