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过去纪委以办大案论英雄 小问题视而不见
图片来自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中新网11月11日电 中央纪委案件审理室副主任熊惊峰今日指出,过去有一种倾向,纪委往往以办大案要案论英雄,只要领导干部不违法,违反纪律就是“小节”,就没人管、不追究。长期对小问题视而不见,一处理就只能“算总账”。从结果上看,造成干部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
中央纪委案件审理室副主任熊惊峰、中央党校教授辛鸣今日做客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反腐三人谈》,就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进行答问。
对于改变过去同志要么就是“好同志”,要么就是“阶下囚”的状况,熊惊峰指出,提出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更多的是一种回归,回归党章对党员干部的纪律要求,回归纪委的本职,回归党一贯的基本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熊惊峰提出,在实践中发现过去有一种倾向,纪委往往以办大案要案论英雄,只要领导干部不违法,违反纪律就是“小节”,就没人管、不追究。长期对小问题视而不见,一处理就只能“算总账”。从结果上看,造成干部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
熊惊峰表示,这些年在日常的执纪审理工作中,常常结合被审查人的经历,追问“老虎”究竟是怎么长大的?发现不少是一路腐败、一路带病提拔过来的。通过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从“小节”抓起,严明党的纪律,可以有效防止党员干部带病往前走,防止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现象的出现。通过抓早抓小,防止“好同志”变成“阶下囚”,既是对党的事业负责,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关心爱护。
熊惊峰指出,在干部监督上,相当一部分党组织习惯于把防线只设置在反对腐败上,认为只要干部没有腐败问题,其他问题就都可以忽略不计;相当一部分纪委只重视查办大案要案,把法律当作尺子,把监督执纪工作退到法律的“红线”,认为违反纪律是“小节”,无伤大雅。
正因为一些党委和纪委没有把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履行到位,没有把纪律执行到位,导致个别地方和部门长期组织涣散、纪律松弛,造成部分党员干部不惜违反党的纪律,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北京市委副书记吕锡文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2015-11-11 11:10:37)
- 落马厅官称比我事大的也有 曾抱怨10万年薪太少(2015-11-11 09:36:47)
-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艾宝俊涉嫌严重违纪接受调查(2015-11-10 16:28:51)
- 新版《白毛女》为何如此受关注(2015-11-10 11:34:21)
- 中纪委:纪委干部要敢红脸敢瞪眼 决不能当老好人(2015-11-09 11:15:58)
- 5大关键词解密中央第三轮巡视:金融反腐 老将挂帅(2015-11-08 08:18:01)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