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核心位置
创新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创新提高国家综合国力
创新带来生机,创新产生动力。近年来,中国创新资源投入持续增加,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环境日益改善,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
“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技创新取得重要进展,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0年的50.9%提升到2014年的54%,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十二五’以来,我国持续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科研,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科技创新为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民生改善提供重要支撑。”万钢说,“十三五”时期,国家将聚焦实体经济,聚焦产业升级,聚焦民生改善,充分激发创新潜力,为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奋斗。
中国人的创新能力和实力已为世界瞩目。
“中国正在快速成为全球技术创新中心,是默克全球研发网络的关键组成部分。”德国默克集团执行董事雷科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了借助中国“脑力”,默克正在不断加大在华研发方面的战略布局,最近几年先后在中国设立医药研发、液晶中国中心以及投资公司。
创新成绩斐然,提升空间巨大。和全面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目标相比,当前中国的创新水平依然有较大差距:创新驱动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仍较低,经济增长模式仍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并存阶段,全社会的创新动能依然不足。
位于重庆的墨希科技有限公司在推出3万台手机触摸屏后,仍在考虑如何把触摸屏继续和下游对接更紧密,把产品变成商品,建立起盈利模式。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史浩飞说,作为产业链上游,在现有产业对接上已经遇到不少困难,“中下游企业大多不想花钱研发做小白鼠”。
“还有更多的企业不能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任兴磊说,“大量传统制造产业仍不具备创新的话语权,大量的传统制造产业由于高层次人才、管理人才、研发人才的限制和障碍,至今没有走出结构调整的路子。”
创新能力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体制机制与创新创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科技领域布局与发展大势不相适应……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征途上,消除这些“不相适应”,已刻不容缓。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说,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仍然存在,企业创新动力和转化能力的不足是其中的最大瓶颈,尤其是民企创新投入不足,如得不到政府创新资源的公平配置,创新动力就无法得到充分释放。
“把科学家的创新链、企业家的产业链、金融家的资金链等有效衔接,才能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中科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吴乐斌说。
“中国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无论是转型发展,还是提高综合国力,都必须通过创新。”王军说“中国必须把握住这一轮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机遇,必须立足于自主创新,立足于体制机制改革。”
“未来5到10年,中国发展的立足点要转到效率和质量上来。把创新发展作为首要核心理念,这是适应国内国际形势、短期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长期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需要。”王军说。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创新是民族和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2015-10-31 09:33:51)
- 寿包花篮手艺人唐木泉:在传统手艺上做创新(2015-10-31 00:28:13)
- 青运会创12项全国青年纪录 文教活动成创新先例(2015-10-28 16:42:50)
- 李克强和内塔尼亚胡向2015年浦江创新论坛致贺信(2015-10-28 09:22:34)
- 永泰创新法治宣传模式 普法内容编山歌广泛传唱(2015-10-27 09:25:50)
- 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112个项目亮相(图)(2015-10-26 16:33:39)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