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老人购“天价”保健品 藏在床底不让家人知道

2015-10-15 10:00:29  来源:泉州晚报
  

老人购“天价”保健品 藏在床底不让家人知道

  讲座结束后,部分老人到收银台退订金,有的则缴费购买产品。

  【核心提示】

  提起“免费保健品”这张“馅饼”,相信很多老人都听说过甚至体验过:先通过各种“忽悠”洗脑,再用各种小礼品“拉人上钩”,最后称交纳保证金(押金),即可免费获得保健品,保证金在一定期限内全额返还……诱人的条件下,不少老人被吸引,纷纷掏钱购买保健品。

  近年来,关于老年人深陷“保健品”骗局的报道屡见不鲜。为何受骗的总是老年人?如何才能远离骗局、安享晚年?近日,记者对此进行调查。

  □记者 张晓明 文/图

  反映

  母亲遇上 “保健品”骗局

  近日,晋江市民王先生反映,母亲遭遇了保健品骗局,花费3900元购买几盒软胶囊。王先生纳闷的是,母亲竟然将买回的保健品藏在床铺底下。事后,王先生的妻子在整理老人房间才发现这些保健品。询问之下,老人才表示,软胶囊是从保健品讲座上买的,“专家”说这个药有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还送了很多礼品,挺划算。

  原来,老人共带回4盒软胶囊,其中2盒是赠送的。王先生意识到,母亲受骗了。他在网上找到同品牌的产品,发现一盒只要一两百元。王先生十分生气,赶到讲座现场要退货,但卖方表示“已经卖出的产品怎么可能退钱。”在现场,还有另外一位年轻人同样前来退钱,还与卖方起了冲突。

  令王先生哭笑不得的是,退款不成后,母亲竟然再次把软胶囊藏了起来,谎称已经送人。

  分析

  多因素交织 老人易受骗

  为什么老人家这么容易上当受骗?针对此情况,记者采访了情感专家。

  “除了维持交际生活外,老人屡屡上当受骗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对晚年生活的不确定。”情感专家张秀云表示,老年人的最大需求是健康,老人家在60岁之后身体状况便大不一样了,各种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晚年生活的不确定感以及对死亡恐惧感会逐渐加强,这时他们就会寻求各种方式来保障健康,这是他们容易被骗的核心原因。

  生理退化、心理弱点、骗子狡诈,多种因素决定了老年人在生活中成了地地道道的弱势群体。如何预防老年人被骗呢?张秀云认为,老人之所以容易落入“免费讲座”“免费试用”等“陷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内心寂寞,沟通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她建议,对老人进行更贴心的精神关怀,需要呼吁、督促子女“常回家看看”,让老人远离形形色色的欺诈,全面加强精神关怀,刻不容缓。另有些老年人被骗后,怕消息传出去被别人说成是“老糊涂”,所以选择了隐瞒。因此,专家建议老人的家人和朋友在得知老人被骗后,应引导老人正视自己被骗的遭遇,帮他们分析被骗的原因,不要过度责备。

【责任编辑:伊宁倩】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