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科学院和国防大学专家解读中国人民抗战历史
央视记者:我这个问题是问张从田主任的。您刚才也提到,抗日战争是在国共合作和全面抗战的情况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请问您如何评价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军事方面的作用?
张从田:我想抗日战争是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同已经工业化了的日本这个强国进行的殊死较量。在敌强我弱、敌小我大的这样一种情况下,中国要战胜日本侵略者,就要首先不断地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
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的发展,首先是抗日的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之所以在抗战时期能够得到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刚才我们谈到,实行了敌后游击战,这样一种作战形式,也就是在战争史上第一次把游击战争提高到了这样一种战略地位。为什么实行这种游击战争?当时全国抗战爆发初期,一个基本的现实就是八路军、新四军总的人数只不过是四五万人,而且装备非常差,要战胜日本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他没有本钱来打正规战,只能是发挥自己的这种优势。这种优势,一个是自己长期进行游击战争的经验,另一个优势就是同人民群众的密切的关系。所以,评价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他在军事当中的这种作用和这种表现,我想首先的一个关注点就应该是怎么样来认识这种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
刚才咱们说了,游击战争实际上是支撑中国长期抗战的一种重要的作战形式。特别是游击战争,他的开展成功地开辟出敌后战场,从此使中国的抗日战争形成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配合、相策应的这么一个有利的战略格局。这种格局可以说是支撑持久抗战最终取得胜利的一个基本的条件。游击战争的一个基本的特点,那就是通过积小胜为大胜、无处不战、无时不战的这样一种状态,来有效地牵制、消耗和消灭大量的日军。在这个过程当中,来改变敌我力量的这种态势,从而取得这种战略上的主动,拖垮日军,最后打败日军。从这个方面来看,中国的抗日战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他不像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那样一个非常明显的作战特点,完全是硬碰硬的阵地战的作战形式。中国战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通过这种长期的持久消耗,这样一种慢慢地长期地释放战斗力的战场形式,通过“熬时间”这样一种形式,来拖垮日军,最后取得胜利。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中国的这种抗战,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所以,评价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抗战,评价中国共产党在军事上的作用,我们不能用像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的那样一种标准,也就是说,打了多少显赫的大仗、牺牲了多少高级将领等等。评价中国共产党在整个抗战当中的军事功绩,就要看中国共产党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敌后战场的那样一种抗战,在整个全国抗战当中所发挥的这种战略支撑的作用。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感觉到,游击战争的重要战略地位是不是就能够体现出来了。
一个基本的数字,在八年全国抗战当中,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共对日作战12.5万余次,那就是通过不断地积小胜为大胜,来拖垮日军,战胜日军,从而也以伤亡61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歼灭了日军171.4万余人,其中歼灭日军52.7万余人。正是由于敌后游击战争这样一种重大的作用,给日军的占领区造成了一种致命的威胁。所以,从抗日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之后,日军逐渐地把它的主要的军事力量转用于对付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军民。
这里我还可以给大家再举这么几个数字。从1939年日军仅在华北敌后战场的作战就达17457次,1940年达到20123次。1941年3月到1942年12月,日军在华北地区连续五次推行治安强化运动,扫荡中一次使用兵力在千人以上至万人的就达132次,万人以上至七万人的有27次。在这同时,大力地推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制造大量的无人区,妄图摧毁敌后军民生存的条件。但是,在日军的残酷扫荡形势下,人民军队等抗日武装并没有屈服,敌后战场仍然继续长期地屹立在敌人的占领区,最终形成对日军的战略反攻的局面,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受阅英雄部队“钢八连”:抗战传奇 生死印记(2015-08-29 10:04:59)
- 要发“抗战纪念补贴”? 老兵请注意这是新骗术(2015-08-29 09:13:12)
- 国共将领后人首次合作撰书《我的父辈在抗战中》(2015-08-29 09:13:11)
- 纪念抗战胜利是为更好缅怀先烈(2015-08-28 20:36:17)
- 社科院专家介绍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2015-08-28 17:56:02)
- “福建新四军抗战史暨福州抗战史”展览正式开展(2015-08-28 14:57:15)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