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一时想不开泉州大桥跳下 打鱼阿伯救起跳江小伙

2015-08-20 08:51:56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妻子不愿出面,获救者独自离开

  聊到凌晨6点多,张阿伯见男子浑身湿透,身上也没钱,便报警求助。临江派出所李警官很快赶到现场。临走时,男子还特地找张阿伯,要了联系方式。

  男子姓陈,今年32岁,老家在南平,户籍地在永春蓬壶。到了临江派出所,民警多次联系小陈的妻子小叶,她却不愿出面。

  小陈和妻子在晋江打工,两人育有一儿一女。他自称,大约一周前,与家人吵架后离家。他本想去石狮,但身上三四千元现金连同手机,却在石狮汽车站丢了。后来,他又来到泉州。当时他身无分文,又找不到工作,为了度日,他开始捡废品换钱。看着自己变得像流浪汉一样,小陈心灰意冷,一时想不开,才从泉州大桥跳下。

  当民警提出将他送往救助站时,小陈拒绝了。他说,想去找老乡,再打一份工。临走时,民警给了他一些车费。

  【特写】

  救人多年,他一直在与死神赛跑

  说到张妹信,聚宝社区很多厝边都知道,“他是水上救护队的一员”、“已经救过很多人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救人的?张阿伯记不清了。但海都记者一查发现,早在2007年,海都报就曾经报道过他救人的事迹。

  水上救援队还有个名称,是打捞队。2001年,打捞队由几个渔民自发组建,张妹信是队中最老的一员。从张阿伯位于聚宝社区的家到渡口,短短3分钟的路程,他经常都在来回奔跑,“习惯了,跑得越快,越有可能从死神那里抢回生命。”当时的他这么说。

  “66岁晋江老渔民张妹信今年连救4人,不求报酬,只想告诉轻生者——‘命是父母给的,要好好珍惜’。”海都报2011年11月13日的这篇报道,让张妹信在街坊邻里间红了。

  与死神赛跑多年,70岁的张阿伯仍在继续。他身体硬朗,皮肤黝黑,每天还能早出晚归地打鱼。按理说,家中四个儿女都已长大成家,他也应该安享晚年了,可是张阿伯就是闲不住,“看到有人跳桥,已经是习惯性地往上冲了。”昨天,他笑着告诉海都记者,保险公司都不愿意给他保险了。对他来说,救人、向前冲,已经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这些年,救过别人的命,也看过生命的消逝。张阿伯说,自己不善言辞,也说不出什么劝解年轻人的话,“但我想,人越老越要动起来,不能歇着,这样感觉生命才会继续转,我这把年纪都能这样,年轻人为什么不行?”

  “往年夏天这里都要救三四个,今年比较好,这是今年第一次救人,最多的一年,救了七八个轻生的人。”张阿伯说,很多人都是一时钻牛角尖,并不是真的要寻死。

  这次被救的小陈留了老张的电话,厝边知道了说,“他留你电话干啥,不会有什么事要拜托你吧。”

  “有什么好怕的,如果他来,请他吃顿饭,再跟他好好聊聊,”老张笑着说,也希望小陈能找到工作,好好的。

【责任编辑:伊宁倩】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福网视听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