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男孩被拐15年乡音已改记忆仍存 父子在晋江相认

2015-08-18 09:24:21  来源:东南网
  

男孩被拐15年乡音已改记忆仍存 父子在晋江相认

  谈及儿子被拐,何先生忍不住落泪

  东南网8月17日讯(通讯员 庄凌龙 杨煜煌)15年,走在寻子路上的贵州籍何先生已忘记一家人为此流过多少泪、失过多少眠、走过多少路;15年,从贵州被拐卖至福建晋江的小曾已长成了帅气的小伙子,时间改变了容颜甚至改变了乡音,但却始终改变不了血浓于水的亲情。17日上午,在福建晋江内坑派出所会议室,何先生终于见到被拐15年的儿子小曾。

  4岁男童下雨天被人拐走

  “孩子,你还能听得懂我说的话吗?”见到儿子,何先生迫不及待地问。而一旁已是一口闽南腔的小曾先是愣了一下,但很快两人用普通话聊了起来。

  “我记得家门口是一条水泥路,我和邻居的一个小女孩经常在那里玩。”小曾被拐当年年仅4岁,曾经的家给他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仅剩零星。

  2000年5月8日是何先生和家人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日子,因为当年年仅4岁的小曾被人拐走,从此小曾便成了家里人的心病。

  “小曾以前叫冲冲。”何先生说,妻子在生小曾时很顺利,便顺口给儿子取了个小名,但还未正式取名,小曾便被人拐走。

  “那天的雨下得很大,真的很大。”小曾的表姐黄小姐,对小曾被拐走当天下大雨记忆深刻。小曾在外面玩耍,然后便没有回家,家里人四处寻找, 菜市场一个路人说有人抱走了小曾,小曾当时一直在哭。“小时候冲冲很爱和我一起玩,经常拉着我的裙角叫我姐姐。”谈及往事,黄小姐不禁落了泪。

  “火车站、车站我们都找过,一辆辆车找,一节节车厢找,但都没有找到。”何先生说,当年一家人在贵阳市开一家米店,手头上原本有2万元要做生意,后来全部投入到找孩子中去,福建他们也来找过,但是人海茫茫,不知道儿子被拐去了哪里。

  黄小姐说,为了找小曾,舅舅何先生夫妇几近崩溃。家里的有关“冲冲”的照片都被收了起来,怕刺激到舅母,家里人也不敢在何先生夫妇面前提到“冲冲”。

  认亲现场,除了小曾亲生父亲何先生、表姐黄小姐,小曾的亲哥、堂哥、姐夫、舅舅等亲戚都来到了现场。“听说冲冲找到了,我们都急着要见他一面。”黄小姐说,小曾的亲生母亲原本也要来见面,但因为不便才作罢。

【责任编辑:伊宁倩】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福网视听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