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力保群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教、贫有所济
雪域高原绽放幸福之花(辉煌50年·大美新西藏)
人民日报记者 韩俊杰 陈沸宇 汪志球 王汉超
西藏自治区米林县才召村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雅鲁藏布江南岸,年近50的村民达娃告诉记者:“30年前,我们住在山上,走路光着脚,粮食不够吃,主要靠打猎和采集野果。”1985年开始,当地政府在县城附近的平地上为村民盖了房子,这些年来又大力推动开办餐馆旅社、养殖编织等多业经营,村民去年人均收入达1.2万元以上。
才召村的巨变是西藏民生改善的缩影,也是各族群众享有幸福与尊严的生动体现。各族群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教、贫有所济,幸福之花在雪域高原处处绽放。
住有所居,农牧区面貌焕然一新
在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山南地区乃东县昌珠镇克松村,村民达娃次仁指着院内新盖的两层楼房告诉记者,新房一共花了10万元,其中政府给了1.5万元补助,银行提供3万元的财政贴息贷款。就在3年前,一家人还挤在3间低矮的土坯房里,进屋要低头猫腰,卧室隔壁养牦牛,院内弥漫着牛粪的气味。
如今,从藏北草原到雅砻河谷,从象雄故里到尼洋河畔,处处可见藏式风情的崭新民居。自治区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次旦介绍,开始于2006年的“安居工程”,为每户贫困户发放1.2万元至2.5万元不等的建房补贴。截至目前,全区46万户、230万农牧民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新房。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发改委了解到,与修建住房相配套的“八到农家”工程(水、电、路、通讯、邮政、广播电视、农家书屋、优美环境到农家),有效改善了农牧区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解决7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实现农牧民饮水安全全覆盖,行政村通电率达到100%,基本解决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全区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6.35万公里,99.7%的乡镇和99.14%建制村通公路。
病有所医,基本医保覆盖全体农牧民
自治区成立之前,农牧民群众看病十分困难。在拉萨市城关区益希洛追老人的记忆里,“旧西藏缺医少药,普通人生病了只能听天由命”。自治区成立50年来,医疗卫生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现代的根本转变。目前,以拉萨为中心辐射全区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基本形成,基本实现县县疾控中心全覆盖、乡乡建有卫生院、村村建有卫生室的目标。
去年9月,家住林芝市巴宜区百巴镇的索朗旺青得了肺炎,第一次得“大病”的他心里没底:“费用家里负担得起吗?”“只要带上身份证去医院挂号,医疗费用全免。”镇干部的话让他如释重负。据西藏卫计委介绍,2012年颁布的《西藏自治区农牧区医疗管理办法》将医疗政府补助标准定为年人均420元,农牧区医疗制度县、乡覆盖率均达到100%,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6万元。
为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自治区及地(市)级医院逐步引进彩超、核磁共振等大型医疗设备,各县、乡(镇)统一配备X光机、显微镜、心电图机等基本医疗设备,村卫生室则配备15种简单适用的医疗设备。
“在旧西藏,妇女怀孕生孩子,因产后出血、产褥感染、难产导致母婴双亡的情况非常普遍。”自治区卫计委主任普布卓玛说。如今,西藏孕产妇住院费用百分之百报销,还发补助。2014年上半年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较10年前分别下降约60%和30%。西藏人口从和平解放时的114万人增加到317万人,人均期望寿命从和平解放初期的35.5岁提高到68.2岁。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开心
0人 -
难过
0人 -
惊讶
0人 -
恐怖
0人 -
点赞
0人 -
蜡烛
0人
- ——全国各地及我驻外使馆和华侨华人团体举行活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2015-08-16 16:05:26)
- 天津紧急部署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2015-08-16 16:04:24)
- 习近平推动上合组织实现三个新跨越(2015-08-16 16:03:46)
- 美国学者认为安倍是“历史篡改者”(2015-08-16 16:02:07)
- “安倍谈话”遭日本各界批判(2015-08-16 16:01:35)
- 紧扣“六大纪律” 深化“四个着力”(2015-08-16 16:00:49)
- 福网推荐
- 社会
- 时政
- 天下
- 口腔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