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机器换工产品创新 福州纺织产业“转”起来(图)

2015-08-16 07:09:35  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温海龙
  

机器换工产品创新 福州纺织产业“转”起来(图)

恒申合纤科技有限公司调整产业结构,锦纶纺丝生产线升级。

  福州新闻网8月16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温海龙 郭立锋/文 黄立新/摄)上个月,福建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全球顶尖的荷兰帝斯曼公司签署己内酰胺二期项目技术许可协议,加速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基地建设;

  下个月,国内锦纶行业最先进的全自动化高速生产线将在福建景丰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用,吹响“机器换工”的新号角……

  在迈过千亿产值大关后,与其他传统产业一样,福州纺织业也遭遇发展瓶颈。福州主动跟进“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积极实施“机器换工”,大力推动产品、商业模式创新,不断延伸产业链,千亿纺织产业集群效应日渐凸显。

  机器换工:企业用工下降近40%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招工难、用工贵日益成为困扰纺织企业的难题。在此背景下,“机器换工”被一些纺织企业视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推进器。

  长乐力恒锦纶科技有限公司,正全力打造全球最大的锦纶聚合及纺丝生产企业。公司副总经理陈立军介绍,因为应用了半自动的新设备,车间用工数量比以前减少50%以上。

  “机器换工”成为新常态下纺织企业的共识。在福建景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丝饼从卷绕机里出来后,需要工人手工取出,一件件放在丝饼手推车上,再推到物检室进行检测。公司生产部经理李勇君告诉记者,公司也在实施“机器换工”计划,斥巨资从国外引进的全自动化高速生产线,下月就可投入使用。“届时这些繁杂工序都将被机器取代,丝饼手推车也将‘下岗’”。

  “机器换工”换出新动能。李勇君告诉记者,同母公司福建锦江科技公司相比,在同等条件下,新的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将减少用工约50%,降低能耗约30%,每吨锦纶长丝可节约800元成本,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数据显示,在福州纺织产业的“主阵地”长乐,当地85%以上棉纺企业设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机器换工”使企业用工水平从技改前的58人/万锭下降到目前的36人/万锭,下降近40%。

【责任编辑:伊宁倩】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福网视听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