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电脑版
飞卡阅读 头条 福州 原创 专题 图解 H5 福建 天下 台海 海峡纵横电子竞价平台 福州人才 金融 福州都市圈 区县
  
  
  

东北大姐泉州游记火了 被赞触摸到这座城市灵魂

2015-08-06 10:54:48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作者:曾小琴
  

  再来泉州

  偶遇文庙听南音 听到快哭了

  今年7月23日,王女士再次来泉。第二次叩开泉州的门,她是有备而来,虽然做了不少功课,却还是有些忐忑:“泉州的文化很厚,厚到我可能学不会”。

  两天后她发了两条微博,第一条只有短短几个字:“偶遇文庙听南音,快听哭”。

  第二条详细说了这次偶遇:“今天偶然在文庙边上听了南音。很难相信在热闹的街边,有一个安静的地方,大家都沉醉在婉转也带着哀怨的音色里。那种声音好像来自遥远空旷的地方,一点点渗入你的脑海里,有想默默流泪的冲动。每首词都有遥望夫君,孤雁分开的愁肠,好像宋词。我想这能代表文化之都的魅力,你在街角就可以听到古音。”

  她还特地拜访了至今仍保持原汁原味的西街,走街串巷寻找泉州的古迹,看看屋梁上雕龙画凤感,燕尾脊高高翘起,由衷感叹“大拆大建的中国,还能保存如此原味的地方,泉州真的很难得”,“泉州是一座可以停留的城市”。

  8月2日,她恋恋不舍地离开泉州,搭乘从厦门发来的火车回长春,车上的人抱怨厦门人太多了,不好玩。她又忍不住插嘴:“你们去泉州啊,泉州多好啊”。“可惜,她们没表情,她们不知道泉州。”说着这些,她有些落寞。回家后,她写下《再试着写写泉州》,就是希望这座城市能吸引更多人来。

  情定泉州

  鼓励双胞胎儿子来泉工作 要全家移居

  因为喜欢泉州的文化,今年两个儿子临毕业时,家里开了一次家庭会议。最终商量的结果是,小儿子留在泉州,在桂林读书的大儿子也来泉州工作。“一来,这里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达机会也多;二来,两兄弟在一起,彼此有个照应。”王女士说道。

  其实,留在泉州,两个儿子早已心照不宣。每次放假回家,妈妈都会跟他们讲述泉州的好。小儿子李盛然,平时周末一有时间,也会去泉州的各大景点、各个寺庙走走,并慢慢融入到这座城市。

  李盛然说,泉州饮食比较符合大众口味,又有众多的地方小吃,味道不辣不咸不甜。气候温润,不冷不热,他早已习惯这里的生活。而且,他知道母亲很喜欢泉州,自己留在这边,以后有机会也可把母亲接到这边生活。

  两个儿子选择留在泉州,王女士是一百个乐意,也极力推荐。“闽南的灵魂和根是在泉州,老巷里,传统中。”希望,闽南人爱拼能吃苦奋斗的精神,开放包容的心态,对礼义廉耻的重视,会影响到两个儿子,还有下一代。

  “今后孙子也将是泉州人,缘分真是妙不可言”,王女士笑道,离退休还有10年,要不然她想立刻搬来泉州居住。

【责任编辑:伊宁倩】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 鼓掌

    鼓掌

    0人
  • 愤怒

    愤怒

    0人
  • 开心

    开心

    0人
  • 难过

    难过

    0人
  • 惊讶

    惊讶

    0人
  • 恐怖

    恐怖

    0人
  • 点赞

    点赞

    0人
  • 蜡烛

    蜡烛

    0人
  
     
福网视听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